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为核心,综合应用多种探测资料和预报预测技术,完善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水平。重点以数值预报为基础,融合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技术,加快预测预报精细化进程,加强雷电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及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做好各类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各有关部门要支持气象预测预报系统建设,加强气象科技的研究,为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三)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
州气象局要按照《凉山州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针对我州多发气象灾害和潜在突发公共事件特点,建设包括车载式多要素自动气象站、自动探空站、遥感探测设备、卫星数据接收装置、综合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可视化现场会商及指挥联络等设备在内的州级车载移动综合观测系统。各县市要切实做好森林火灾、雷电灾害、地质灾害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要建设好全州雷电监测网,在各县市建设闪电定位监测站,为全州气象台站提供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预报、短临天气监测与预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及林火预报所需的雷电监测预警信息。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调查、鉴定和影响评估的能力建设,增强对农林业病虫害、森林火灾、城市积涝等自然灾害和有毒有害气体及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
(四)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网络体系建设。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业生态监测站,建成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服务系统,充分利用有利气候条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为发展高效、外向、生态型农业服务。二是开展交通、旅游气象服务工作。气象部门要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加快建立专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积极开展公路低能见度、积雪、结冰、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服务。三是强化城市和公共卫生气象服务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建设、环保、卫生等部门的合作,在城市建成高密度立体自动气象监测网,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积极做好大气污染、城市积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城市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四是加强雷电的防护和监测工作。要认真执行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严格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防雷工程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主动接受气象部门的监督,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五是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气象部门改善服务手段,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不断拓展气象预报预警发布与传播渠道。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做好气象信息的发布工作,以气象警报、手机短信息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报警报信息,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