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彝家新寨建设的主要内容
彝家新寨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住房建设。
1.建设原则。一是住房建筑风格应结合区域建筑特点,外观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意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风貌的建筑;二是住房设计应尊重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有利于引导村民形成卫生、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群众自愿选择房屋结构和户型,充分利用当地建材,建成住房经济实用、面积适当、功能区分合理,档次适中。
2.住房设计。主居房建设要充分考虑防震抗灾因素,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全框架结构、半框架结构、土木结构、砖混结构等进行建设,具体建设要求以当地规建、质监、防震减灾部门的行业标准为准。充分利用地方材料,结合辅助用房及院墙,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整体。住房设计应以国家新修订的抗震设计规范为依据,并参照《农村民宅抗震构造详图》(SG618-1-4)及《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DBJT20-63)。
3.建设标准。户均改造正房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左右,按照人畜分居和功能布局合理的要求,因地因户规划厨房、畜圈、厕所和院坝。
(二)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根据村寨的不同规模,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目的,选择相应的道路等级与宽度;道路的组织形式与断面宽度要结合方便农户生产生活需要合理确定。村寨道路如需满足旅游等特殊功能的,要根据具体需要及其特点规划停车场等功能设施。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寨道路应与城镇道路网衔接。
2.土地调整。项目实施县要以相关规划为依据,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土地承包相关法律和政策,避开地震断裂带和地灾隐患区,协调和落实好彝家新寨建设的宅基地以及搬迁新建农户生产用地的调整,把彝家新寨建设的土地调整作为重要工作,认真抓好抓实。
3.安全饮水。根据村寨分布特点、村民生活水平和区域水资源状况,有条件的修建集中供水设施,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供水水源和水压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供水水源应与区域供水、农村改水相衔接。输配水管网应结合道路规划合理布置,有条件的地区可布置成环状网。
4.供电、通信、广电工程。按照不同地区的用电水平和电力部门的统一规划,合理规划村内电力设施、农户入户用电。村内通信设施应根据相关行业部门要求,按照用户情况设置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或建立通信基站。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按照“村村通”工程等相关政策要求进行建设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