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通知


  附件2:
  1-   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情况统计表(累计情况)

  市农业部门(加盖公章) 填表时间:2011年  月  日

专项行动

检查生产经营企业(家)

出动执法人员(人次)

查处案件情况

取缔无证照企业(家)

吊销证照企业(家)

整治重点区域(个)

宣 传

指导培训

监测情况

查处具体情况

5万元以上大案

发放材料(份)

媒体宣传(次)

场次

人次

监测场所(个)

出动人次

抽样数量

合格数量

合格率(%)

查处问题(起)

涉及金额(万元)

责令整改(起)

立案查处(起)

移送司法机关(起)

逮捕人员(人)

查处案件(起)

涉及金额(万元)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

 

 

 

 

 

 

 

 

 

 

 

 

 

 

 

 

 

 

 

 

 

 

假劣农资问题专项治理

 

 

 

 

 

 

 

 

 

 

 

 

 

 

 

 

 

 

 

 

 

 

合 计

 

 

 

 

 

 

 

 

 

 

 

 

 

 

 

 

 

 

 

 

 

 



  附件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方案

  为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严控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根据农业部的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农药使用量减少20%左右,蔬菜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蔬菜标准园达到100%。白菜类、绿叶类、豆类、葱蒜类蔬菜合格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不合格样品中禁限用农药残留检出率降低5个百分点,确保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确保不发生大的蔬菜质量安全事故。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以绿叶类、白菜类、瓜果类、豆类、葱蒜类蔬菜为重点,突出韭菜、甘蓝、番茄、黄瓜、芹菜、豆角、普通白菜等蔬菜品种,重点检测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克百威、甲拌磷、特丁硫磷、氧乐果、水胺硫磷等农药残留是否超标。
  (二)重点区域。9个蔬菜标准园所在县,蔬菜生产优势区重点县,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重点县,非重点县蔬菜重点乡镇、村等。
  (三)重点单位。蔬菜生产企业、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标准园、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等。
  三、整治任务
  (一)推行标准化生产。继续抓好《山东省瓜菜果茶食用菌标准化建设规划》的落实,不断提高标准化意识,依照“十有标准”建设、规范标准化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内,严格按照国家或省制定的标准,结合实际,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并严格按规程进行生产。要完善投入品管理制度,建立农业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制度。建立生产档案,认真做好生产记录,详细记载使用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推行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产地和产品编码,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实施产地准出,开展产品自检。
  (二)规范用药行为。要经常性检查生产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着力研究推广有机硅助剂和静电喷雾新的节本增效施药技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残留,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针对当地生产实际和病虫害发生变化情况,组织筛选试验,发布蔬菜生产替代禁限用高毒农药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名单和配套使用技术。鼓励使用低毒和生物农药,强化蔬菜安全用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科学用药水平。
  (三)严格农药残留监测。健全蔬菜农药残留监测制度,加大韭菜、甘蓝、番茄、黄瓜、芹菜、豆角、普通白菜等重点蔬菜品种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蔬菜标准园和标准化生产基地要全面监测,全年至少3-4次。对蔬菜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样品,要追根溯源,及时处理,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四、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做到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落实。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
  (二)认真制定实施方案。要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和目标,细化工作进度和要求。
  (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监管信息公布制度、蔬菜例行监测制度、区域间联动协作制度等,使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常态化、制度化。对辖区内发生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事件,应按程序立即报告。
  (四)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要及时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应对,对典型经验和做法要及时宣传推广。
  五、重点活动安排
  (一)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宣传活动。6月,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使广大菜农认识到实施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宣传农药科学选购和使用知识,发放《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农药识假辩劣维权手册》等宣传材料。6-10月,选择潍坊、临沂等蔬菜生产大市,开展蔬菜病虫防治技术规程和科学用药宣传、技能培训。在蔬菜生产季节,组织开展新农药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硅助剂和静电喷雾施药技术等现场观摩,宣传推广农药减量控害技术。
  (二)制定简明技术规程和推荐用药名单。7月,制定简明生产技术规程和蔬菜生产推荐用药名单,印发各地蔬菜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蔬菜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
  (三)蔬菜生产基地和标准园产品农残监测。7月份对全省9个蔬菜标准园开展专项监测,按照生产品种和面积,每个园抽检5-10个代表性样品,通报监测结果,排查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委托有资质的农残检测机构,对全省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企业等进行3次蔬菜抽检,监测结果全省通报。
  (四)工作总结。每月总结上报整治情况,12月,总结上报全年整治情况,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附件4:
  果茶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为加强水果、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规范生产过程中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提高我省水果、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生产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不断强化依法监管,使全省水果、茶叶等大宗产品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达到无公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水果以苹果、桃、梨、葡萄、草莓和冬枣为重点,突出红将军、红富士等苹果品种,中熟、晚熟的桃和梨品种,巨峰、红提的等鲜食葡萄品种,以及设施栽培的草莓;茶叶以茶园管理为重点,突出夏秋茶。
  (二)重点区域。水果为苹果、桃、梨和葡萄优势区域和草莓、冬枣生产重点县,以及水果标准园所在县;茶叶为日照、临沂等地的重点县。
  (三)重点单位。农药生产经销企业,水果、茶叶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水果标准园等。
  三、整治任务
  (一)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重点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等五项制度。严格农药、化肥等投入品采购、登记、保管和使用,不得使用国家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要建立生产档案,生产基地或果农要做好生产管理记录,记载使用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日期;建立自检与抽检相结合的检测制度;严把基地准出关,确保不合格的果品不采收、不出售;依托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推行统一包装、标识、产地和产品编码,确保责任可追究。
  (二)强化源头控制和市场监管。开展水果、茶叶用农药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在水果、茶叶优势区域重点县推行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做到实名购药。
  (三)加强农药残留监测。开展水果、茶叶农药残留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大重点水果品种和夏秋茶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结合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开展水果标准园产品农药残留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