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港口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推动绿色港口建设。
组织制定广东省港口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RTG)“油改电”技术标准,推广“油改电”技术,引导港口企业实施“油改电”项目技术改造;制定船舶岸电技术标准规范和配套政策,开展靠港船舶使用岸电项目示范、港口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可替代能源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有条件的港口实施太阳能、海水源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利用项目;推广应用港口机械节能技术和操作方法,将港口打造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窗口。
(四)促进社会低碳交通选择
1.着力构建绿色内河水运体系。实施北江低碳化运输示范工程,探索在全省建立水路运输诱导机制,充分发挥内河水运节能减排优势,引导更多的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选择水路运输,促进形成大宗货物水运替代效应,大力改善路面拥堵状况和道路承载压力,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降低运输能耗和道路排放,力争到“十二五”末英德水泥、建材等大宗货物水路运输量由现在的10%提升到50%。组织制定我省船舶节能减排技术标准,逐步限制非标准船舶航行,在饮用水、重要水生生态等重要区域实施控制措施。
2.加快推进运力结构调整。
--扶持标准化船舶发展,重点加快西江干线、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北江航道及江海联运适用船型研究和推广工作,根据航道、港口条件及江海贯通特点,建立船舶主尺度、船舶安全技术、船舶信息化、节能减排和船舶防污染等标准,促进内河船舶运力结构优化升级。
--打破水运市场分割状态,推进广东水运内贸市场一体化,提高船舶利用效率。在西江干线和珠江三角洲区域限制500载重吨以下船舶发展。加快水运资源整合,扶持骨干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物流化发展,促进水运运输组织化、物流化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使企业小、散、弱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3.倡导绿色、节能驾驶。
--总结和推广汽车绿色节能驾驶操作与管理经验、技术,组织编写汽车驾驶员节能驾驶操作手册和培训教材,将节能减排意识和技能作为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和资质考核认定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督促道路运输企业加大节能驾驶教育培训力度,推广节油经验,不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节能驾驶操作技能,适时开展节能驾驶技能比赛。
--推广车辆驾驶培训采用模拟装置和技术。研究制定汽车驾驶员培训模拟器配置和教学管理相关规定,明确驾培机构的模拟器配置和教学使用等要求,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模拟器适时更新。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