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哈密地区农产品流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销售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哈密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按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制定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建立地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改造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信息灵敏、辐射力强、交易便捷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并逐步在设施农业、红枣和畜产品集中区域建立小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或集散地。二是根据疆内区城性消费特点和市场需求差异,优先在乌鲁木齐市建立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三是充分发挥河南省对口援哈优势,精心策划,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争取在郑州市搭建地区农副产品长期外销平台。
  (二)积极推进农产品多渠道直销。创新农产品流通体制,建立健全农产品直销渠道,丰富产销对接模式,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收集发布农产品生产及市场销售信息,方便农产品销售流通
  1.农产品进超市。积极开展“农超对接”,鼓励、引导爱家超市、天马超市、好家乡超市等与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种养大户合作,设置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品专卖区,扩大农超对接规模,增加农超对接产品品种和数量,建立本地农产品直销机制。同时,在确保质量前提下,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鲜活农产品进入超市的条件。
  2.农产品进市场。积极开展“农市对接”,加快丰盛农贸市场扩能升级和东疆春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仓储、冷链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加快安全、信息、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部分摊位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销平台,让农产品直接进入农贸市场,建立农产品进市场直销机制。
  3.农产品进社区。巩固扩大社区农产品直销点(店),搭建农产品直销平台。2011年,哈密市要在社区新建部分农产品直销点,并鼓励流通企业在居民集聚区延伸布局农产品平价超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质优、价适、新鲜的农产品,让市民得实惠、农民能增收。
  4.农产品进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学校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对接,组织农产品直接进入学校食堂;经贸、农业部门要积极协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机关单位、医院、餐饮企业等对接,建立生产消费合作关系,扩大定点供应批量,减少流通环节,拓宽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实现产销共赢。
  另外,根据地区农产品特点和物流需要,加大贮藏保鲜库建设力度,提高贮藏保鲜能力,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产值效益。重点在哈密瓜、葡萄、蔬菜、肉食等主要生产基地建立贮藏保鲜库,破解鲜食农产品季节性供应瓶颈,做到拉长销售链、四季销售、保鲜供应。2011年,新建50-100吨保鲜贮藏库100个,500吨以上大型保鲜贮藏库10个。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