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佛山市人民政府、肇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1.强化交通运输体系。

  统筹区域交通发展,加快战略性交通设施建设,增强广佛交通枢纽区域辐射带动力,显著提升肇庆交通设施等级,整体强化经济圈的交通枢纽功能,建立高速、快捷、绿色、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打造国际级综合交通枢纽。

  以广州初具规模的海、陆、空枢纽体系为基础,扩充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南沙港等枢纽运输能力,改善三市枢纽交通衔接,强化枢纽的辐射和区域整合功能,打造区域共享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打造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成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完善综合交通换乘体系,实现空港与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的无缝衔接。加快建设国际、国内航线均衡发展的干、支线航线体系,扩大空域和航权,拓展国际航线和货运航线,提高国际航班中转率,推进建设南航、深航、海航等基地航空公司,争取更多基地航空公司进驻,建成亚太地区复合型门户枢纽。多元发展航空客运、物流和仓储业务,推动临空指向性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产业发展。以白云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为核心,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区,形成机场、综合保税区和空港经济区融合发展的整体格局。

  --提升主枢纽港国际服务功能。以广州港南沙港区为龙头,构建铁路、公路、江海多式联运的一体化现代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亚太地区综合性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港、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性航运中心。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适时建设珠江口公共锚地。积极发展港口休闲产业,建设国际邮轮专用码头和游艇码头,加快培育国际邮轮母港。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航运咨询、船舶交易及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探索设立粤港澳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推动港区联动发展,实现主枢纽港功能多元化。

  --强化国家铁路公路主枢纽地位。加快推进贵广、南广、广深港、广汕、广东西部沿海铁路等贯通国内重要发展区域的高速铁路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广州南站、广州站、广州东站、佛山西站功能,强化全国铁路枢纽地位。加快建设大田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南沙疏港铁路,完善铁路枢纽物流体系。强化与城际轨道、高快速路、城市主干道的衔接,实现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积极推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和区域高快速路网一体化建设,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覆盖珠三角、辐射华南地区的一体化城际轨道与高快速路网络。

  (2)强化经济圈对外交通连接。

  --完善与珠三角各市的交通衔接。以广州为枢纽,加强经济圈与珠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城际轨道与跨海通道建设,合理协调高速路网与城际轨道交通体系的分工与衔接,促进珠三角区域交通融合发展,构筑一小时生活圈与一小时经济圈。

  --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的交通连接。以广州为枢纽,完善广东省高速公路网建设,推进珠三角至粤东、粤西的高速铁路建设,增加经济圈向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通道,提高经济圈与省内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效率,打造珠三角至广东省其他地区的三小时生活圈。

  --拓展向西部地区的交通通道。着眼于肇庆市作为珠三角西部“门户城市”的战略定位,重点依托广梧高速、广贺高速、广佛肇高速、广肇高速(一、二期),增强肇庆市中心区对山区经济板块的带动作用,拓展经济圈与广西、贵州的联系,打造广佛肇经济圈面向西部的重要门户。

  (3)构建一体化区域交通格局。

  --打造“双核双环十九射”的线网骨架。以广佛都市区无缝化衔接的高快速路网为核心,以珠三角区域性环线道路为依托,通过多条高等级放射线紧密联系广佛肇三市,构筑经济圈高度一体化的交通线网骨架。

  专栏3:广佛肇经济圈双核双环十九射道路结构结构
结构路名
双核广州西环快速路-北环高速(沙贝-广清段)-广清高速(广清立交-朝阳立交段)-华南快速路三期及其东延线-东环快速-新化快速路-广珠东线(化龙-沙湾干线段)-沙湾干线-东新高速(沙湾干线-南环快速段)
佛山佛山一环
双环内环珠二环
外环珠外环-广江高速-京珠高速-虎门高速-广深高速-珠外环
十九射广清高速、机场高速-广乐高速、华南快速-京珠高速、街北高速-大广高速粤境段、广河高速、广汕公路、广惠高速、广深高速、沿江高速、新化快速-广珠东线、虎门高速、广珠西线、一环东路南延线-江珠高速北延线、广佛高速-佛开高速、佛山一环西路南延线、广明高速、广肇高速、广佛肇高速、广三高速-广贺高速

  --优先发展轨道交通。推进广佛肇轨道交通线网衔接和融合,加强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及其与其他交通方式综合换乘枢纽的建设,构筑以广州为核心、融合佛山并与肇庆紧密衔接的广佛肇一体化轨道交通线网。加强重要交通枢纽与区域重点功能区的轨道交通衔接,加快广佛肇城际轨道、肇顺南城际轨道的建设,加快贵广、南广、柳肇铁路等交通项目建设。

  --加强城际道路衔接。加强广佛肇主干道路交通网衔接,建立广佛肇高速等跨区域高快速通道,打通广佛肇交通衔接瓶颈,实现交界地区路网融合,提高肇庆市向东交通的等级,打造广佛肇一小时交通圈。完善金沙洲地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芳村-桂城地区、五沙地区、国际空港经济区等交界地区的路网衔接,肇庆铁路新客站、肇庆北站与佛山高快速路的对接,三水、四会等佛肇边界地区的路网衔接。

  --加强港口航运协同发展。整合广佛肇区域港口及航线、岸线资源,充分发挥广州港作为我国沿海主枢纽港的基础平台和航运枢纽作用,引导并鼓励三市港航企业联合协作,促进区域港口群产业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和水水中转,提高港区国际中转和内河转关能力。加快与周边区域合作建设“无水港”,建成我国华南、中南和西南地区的国际出海“大通道”。继续整治西江航道,形成以西江3000吨级江海直通国家水运主通道为骨干的航道网,提高肇庆、佛山的航运能力。

  --实现无缝化区域公交对接。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枢纽体系,提供一体化的区域公交服务。重点建设滘口枢纽站(主)、广州南站枢纽站(主)、佛山西站枢纽站(主)、肇庆东站枢纽站(主)、佛山东平新城站(副)、坑口枢纽站(副)、南洲路枢纽站(副)、陈村汽车站枢纽站(副)、肇庆长途汽车站(副)等公交枢纽,实现公共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有机结合。推动三市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增加城际快巴客运线路和运力,完善常规公交与城际轨道的无缝接驳,加快发展“广佛肇区域公交”。加快“岭南通”推广使用,为三市居民提供快捷便利、无缝衔接的客运公交服务。扩大广佛肇出租车服务范围,在广佛肇重点交通枢纽、商业网点等区域设立回程出租车候客点。

  2.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以西江引水工程投入使用为契机,继续加大合作开发西江饮用水源力度,促进三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交界地区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和衔接,促进三市防洪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协调一致,完善三防应急预案,实现三防指挥系统和信息系统互通,形成以河堤和流域堤防为基础,蓄滞洪区、雨水管网相配套的防洪体系。到2020年,广州、佛山、肇庆市区防洪防潮能力分别达到200年、100年和100年一遇。

  3.统筹信息基础设施。

  全力实施“数字广佛肇”发展战略,深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应用与信息资源整合,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和信息电视、商务电视、娱乐电视三视融合,建设覆盖三市的“数字家庭”系统。加快实施光纤到户和无线城市工程,完成3G(第三代移动通信)网、800兆数字集群网和数字电视网络。逐步降低直至取消三市之间的移动电话长途和漫游资费,将固定电话长途通话费调整为区间通话费水平,实现经济圈通信资费一体化。促进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实现数字证书互通互用,保障企业网上报税和市民网上交易安全。

  4.优化能源保障体系。

  统筹广佛肇电厂电网规划选址,推进区域热电冷联供和清洁发电示范工程建设。加强电网主网架建设和城乡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构建电力安全体系及应急处置体系,提高电网抗灾能力和电力减灾应急能力,建成供应力强、结构优、稳定性好、效率高的区域现代电源及电网体系,实现电力同网同价。

  加快建设南沙大型专业化油品接卸、存储、中转、运输基地,扩建储油、储气设施,支持区域内输油管道、LNG(液化天然气)管网及接收站等能源项目建设,实现广佛肇高压管网系统的环形衔接,逐步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共同向国家和省争取充足的LNG气源,推进区域内油、气同网同价。

  制定和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加强能源科技研究合作,积极推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柴油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全社会节约能源。加强能源保障管理合作,逐步统一能源保障监测体系和能源调度管理,建立健全能源战略储备和能源危机联合防控机制,确保能源安全。

  5.构建区域通关平台。

  加强口岸建设,整合口岸资源,深化口岸管理与服务协作,形成广佛肇一体化的区域通关平台。探索跨区域合作模式,构建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互惠互利的电子口岸协作体系,推进口岸查验管理一体化。建立口岸沟通协作机制、关检联合监管机制和突发事件联合应急处理机制,保持口岸信息畅通。推广“一站式”口岸管理部门联合办公模式,推进解决异地通关、直通放行问题,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二)构筑世界级的现代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三市的比较优势,促进广佛肇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高端发展战略取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生态都市型农业为基础的世界级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世界级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1.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服务业高端集聚功能区,精心培育“广佛肇服务”品牌,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有强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1)金融。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培育新型金融机构,深化与港澳的金融合作,全力打造南方金融总部基地、产业金融创新基地和金融业后台服务基地,建成国际化区域金融中心。

  加快建设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巩固发展区域金融管理营运中心、银行保险业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支付结算中心、金融教育资讯中心,提升发展财富管理中心、股权投资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中心,着力建设珠江新城-员村金融商务区,打造国内一流的金融总部聚集功能区,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及广东金融强省的形象代表,加快建设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科学城-知识城),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的金融总部基地和金融创新基地,促进产融结合,不断强化广州金融业的聚集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