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0年全市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85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了417%;信息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比“十五”期末提高4.2个百分点。电子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282亿元,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其中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0倍,列全省第四。建成了江苏(镇江)软件园、江苏(镇江)太阳能光伏产业园、江苏(镇江)绿色照明产业园三个省级园区,软件产业载体面积达增加了125万平方米,组建了省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等多家人才培养机构。
  4.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
  根据市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调整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建立了信息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数字镇江”建设的意见》、《关于打造百亿级软件园区的实施意见》、《镇江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扩大了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设立了软件业扶持专项资金;全市上下对信息化发展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5.信息化发展尚有不足
  “十一五”期间,我市信息化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是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信息化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位列全省第8,远低于平均水平。二是信息化应用层次不高,信息化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仍然处于办公信息处理等较低的层面。三是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信息孤岛”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四是信息产业规模偏小,位列全省第8,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仍然低于全省总体水平。
  (二)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后发先至,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服从大局,顺应信息化发展新的趋势,在把握趋势中寻求突破,在实现突破中增创优势。
  1.国际环境面临新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经济复苏将要经历一个缓慢而又曲折的过程,后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面临较大调整。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世界各国纷纷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抢占未来经济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
  2.前沿技术引起新浪潮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新一代的智能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感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兴起将改变人类传统的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新的一轮信息技术和经济浪潮。
  3.两化融合走出新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指出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而且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道路。“五化并举,两化融合”新思想的提出,概括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将信息化再一次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指明了今后一个历史时期信息化的重点之所在。同时也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内需市场和发展机遇。
  4.全面发展进入新时期
  国家在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开展一系列的信息化试点建设工作,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同时把信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文件。我省即将出台《江苏省信息化条例》,增加了现代服务业(软件)引导资金,开展了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系列智能领域示范工程等建设工作,并把传感网产业、软件产业列入六大新兴产业,出台了相应发展规划。全国上下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