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管理
(1) 建立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档案,有运行、检查、维修养护记录。
(2) 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对房屋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评估检查。
(3)每年第四季度制定下一年度维修养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4) 对共用部位及共用设施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和维修养护并做好记录。
(5) 特种设备按照有关规定运行、维修养护和定期检验检测并做好记录。
(6)在发生雷暴、强降水、大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前后,要组织专项检查并做好记录。
(7)设备机房。 每日巡视2次、每周清洁1次,机房内不得堆积杂物; 按规范设置鼠药盒或粘鼠板、挡鼠板;在明显易取位置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器材完好情况;设施设备标志、标牌齐全;在显著位置张贴或悬挂相关制度、证书;各类管线有分类标志和流向标志; 交接班记录齐全、完整。
二、共用部位
(一) 房屋结构
(1) 根据房屋使用时间和设计年限,定期检查房屋共用部位的使用状况。
(2) 每半年检查1次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做好记录。
(3) 对危及房屋结构安全的行为及时履行告知和劝阻义务,对拒不改正的,要报告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告知全体业主。
(二) 建筑部件
(1) 每季度检查1次外墙贴面砖石或抹灰、屋檐、阳台、雨罩、空调室外机支撑构件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2)每周巡查1次共用部位的门、窗、玻璃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3)每季度检查1次房屋共用部位的室内地面、墙面、天棚;室外屋面、散水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4)每年汛期前和强降雨后检查屋面防水和雨落管,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降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三)附属构筑物
(1) 每月巡查2次道路、场地、阶梯及扶手、侧石、管井、沟渠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2)每月1次对屋面泄水沟、楼内外排水管理道进行清扫、疏通,保证排水畅通;每年检6月至9月每月检查一次屋顶,发现防水层有气臌、碎裂,隔热材料有断裂、缺损的,应及时修理。各项工作应做好记录。
(3) 每月巡查2次大门、围墙,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4) 每月巡查2次休闲椅、凉亭、雕塑、景观小品、室外健身设施,儿童乐园等,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5) 每年检测1次防雷装置,按照责任范围进行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三、空调系统
(1) 温度控制符合节能要求,有节水节电具体措施,每月对能源消耗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冷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风机盘管、水处理等设施设备运行、巡视、测温、维修养护,做好记录。
(2) 每年检查1次管道、阀门并除锈。
(3)定期检验压力容器、仪表及冷却塔噪声。
(4) 每月清洗消毒1次新风机、空气处理机滤网、表冷器、箱体;每年清洗消毒2次风机盘管滤网;每两年清洗消毒1次风管。
四、二次供水设备
(1) 直接从事供水工作的人员应有健康体检合格证。
(2) 二次供水设施按要求使用消毒设备,水箱按规定清洗消毒、水质化验,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每日巡视2次水箱间、水泵房,做好巡视记录。
(4) 有备用水泵的供水系统,要定期切换运行。
(5)每季度对水泵润滑情况进行检查,视情况补充或更换润滑剂;每年对水泵进行1次整体养护。
(6) 每年对供水管道、阀门等进行除锈、刷漆1次,每年入冬前对暴露管道进行防冻处理。
(7) 水箱、蓄水池盖板应保持完好并加锁,钥匙由专人保管,溢流管口、透气口应安装金属防护网并保持完好。
五、排水系统
(1) 按照市排水管理机构的要求取得排水许可证。
(2)排水设施。每年汛期前对雨、污水井、屋面雨水口等排水设施进行检查、清理、疏通;每次降雨前后及强降雨过程中对主要排水口、管井进行检查。
(3) 污水泵。每周巡视1-2次,每季度养护1次。
(4) 窨井、化粪池。定期检查,每半年清掏1次。
六、公共照明和电气设备
(1) 室内照明。每周巡检2次,一般故障即时修复,其他复杂故障2日内修复。
(2) 室外照明。每周巡检2次,一般故障即时修复,其他复杂故障3日内修复;适时调整时间控制器。
(3) 应急照明。每周巡检2次,故障即时修复;断电后维持照明时间达标,指示灯表面亮度和应急照明照度达标;每季度活化1次蓄电池。
(4) 高压柜及高压线路。每周巡检1次高压柜;定期进行设备和线路的检测;每年活化1次直流屏蓄电池;每2年检测1次中央信号屏;做好记录。
(5) 干式变压器。每日巡检1次,做好记录。
(6) 油浸变压器。每日巡检1次,做好记录。
(7)低压柜。每周巡检1次;每半年养护1次;每年检查2次电气安全;每半年检测1次接地电阻;每年校验1次仪表;做好记录。
(8)低压配电箱和低压线路。每月巡检3次;每年养护1次;每半年切换1次双路互投开关;做好记录。
(9)电动机。每周巡检1次运行中的电动机;每年养护1次;做好记录。
(10) 控制柜。每周巡检1次;每年养护2次。每半年校正各种电器装置或控制设备的设定值。每年检查1次各类远控装置和节能装置;做好记录。
(11) 发电机。每月试运行1次;每年1次带负荷运行;每年活化2次蓄电池;每周巡检1次充电机和蓄电池;做好记录。
(12) 电气检测。每2年1次预防性试验;每年检测2次高压个人防护用品;每2年检测1次直流屏;每2年检测1次高压电缆;每年校验1次内部结算电能表;做好记录。
(13) 变配电室。24小时有人值守;设备附件及工具、个人防护用品完好;防小动物措施完备。
七、安全防范系统
(1) 对讲门口机。每月检查3次按键、显示屏等,表面清洁1次;每半年内部除尘1次。
(2) 网络控制箱。每半年度检查1次外观、接线,表面清洁1次;每半年内部除尘1次。
(3) 红外对射探测器。每2月检查1次防水、探测范围、接线等,表面清洁1次;每半年内部除尘1次。
(4) 图像采集设备。每周检查2次监视画面、录像功能;每月表面清洁3次;每半年内部除尘1次。
(5) 摄像机。每季度检查1次聚焦、红外夜视、防水、接线等,镜头表面清洁1次;每年防护罩内部除尘1次。
(6) 解码器。每季度检查1次防雨罩、接线等,表面清洁1次;每年内部除尘1次。
(7) 云台。每季度检查1次运转、接线,表面清洁1次;每年转动部位上润滑油1次。
(8) 巡更点。每月检查1次外观、存储记录,表面清洁1次。
(9) 读卡器。每月检查键盘、防水3次,表面清洁1次。
八、电梯
(1) 24小时运行。
(2) 设有高峰梯的,在高峰期与主梯同时运行。
(3) 发生电梯困人或其它重大事件时,应迅速启用紧急救援预案,组织救助,物业管理人员须在15分钟内到现场。专业维修人员须在30分钟内到现场进行救助。
(4) 每半月日进行1次日常维修养护工作。
(5) 设电梯安全员,负责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做好电梯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落实电梯定期检验计划。
(6) 定期检查紧急报警装置。
(7) 定期年检并取得合格证。
(8) 轿厢内规范张帖年检合格证(有效期内)、乘梯安全须知。
九、水景
(1) 启用前进行防渗漏检查。
(2) 使用中每周巡查2次喷水池、水泵及其附属设施。
(3) 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
(4) 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