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通知

  (10)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制度,促进水资源的优惠配置和有效利用、有效保护。统筹协调调度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中水回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做好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使用。建立和完善水价调控机制。(市水利局、市经信委、市农业局、市建设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组织落实)

  (11)加大矿山整治力度。按照“减点、控量、集聚、生态”的要求,全面关闭禁产区、大力收缩限产区、促进矿产资源向骨干优势企业集聚。全力推进矿山开发整合和绿色矿山创建。强化对现有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监管,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市国土资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组织落实)

  (12)构筑低碳生产生活体系。重点推进传统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改造,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引导新建、在建工业项目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布局或进行低碳化改造。推广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稳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垃圾及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做好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低碳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财税、土地、投资等政策,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加快节能、节水、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碳汇、环境容量等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太湖度假区为中心,探索建立低碳示范区。(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组织落实)

  6.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大力弘扬湖州精神,发扬“崇文重教、艰苦创业、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的南太湖文化精髓,大力弘扬“开放、务实、创新、和谐”的当代湖州精神。大力宣传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优秀湖商代表、先进职业技工和民间创意名人群体等体现湖州精神的时代人物。进一步巩固“四城联创”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成果,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文明风尚培育、文明环境建设三大行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完善科普设施网络,增强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特色学校、科普场馆、活动中心等科普展教功能。(市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组织落实)

  (2)着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强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以及乡镇和社区等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政府投资的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行政村村村建文化活动场所,形成城市“15分钟文化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服务圈”。继续抓好文化下乡、进社区工作,探索“送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文化先进县(区)创建工作。努力建设南太湖歌舞艺术团、湖州合唱团、湖州民乐团、湖州广电艺术团、湖州师院艺术团及湖州少年宫七色花艺术团等一批骨干艺术团体。推进文化传播工程。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努力在省以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群星奖”奖项取得新突破。举办好国际湖笔文化节、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陆羽国际茶文化节、南太湖音乐舞蹈节等节庆活动,力推“丝绸之府、湖笔之都、书画之郡”城市名片。提高历史文化档案、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深化“社科普及周”和“南太湖人文大讲堂”品牌建设。(市文广新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组织落实)

  (3)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突出加大对南浔、新市等古镇,衣裳街、小西街等特色街区,钱山漾、下菰城、德清良渚、递铺城址、顾渚贡茶院、荻港古村落等遗址,飞英塔、莲花庄、陈英士墓、吴昌硕故居、陈霸先故居、铁佛寺、万寿寺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建成民国历史文化陈列馆、沈家本纪念馆、赵孟頫艺术馆等专题博物展馆,积极鼓励和引导发展一批民办博物馆。加强善琏湖笔制作等传统技艺保护和开发。(市文广新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组织落实)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体用品制造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文化节庆会展业、文化产品流通业。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打造以湖笔和文体用品交易为主的文化用品交易市场。健全发展文化要素市场。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县(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机构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组织落实)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