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湖州开发区管委会、太湖度假区管委会:根据《应急预案》和当地实际,制订实施本地区应对涉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或行动方案,按预案和指挥部要求落实责任。协助市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区涉重金属污染事件的预防、监测及应急处置。根据《应急预案》和当地实际,制订实施本地区应对涉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应急预案或行动方案,按预案和指挥部要求落实责任。协助市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区涉重金属污染事件的预防、监测及应急处置。
3 预测预警及报告
3.1监测与报告。完善重金属污染危害因素和超标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分析与交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超标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超标隐患。各责任单位要强化突发性超标事件监测报告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超标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完善重金属污染危害因素和超标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分析与交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超标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超标隐患。各责任单位要强化突发性超标事件监测报告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超标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2评估。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突发性涉重金属污染事件应急专家组工作。由专家组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事件类型,向指挥部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3.3预警。根据事件发生的危害程度和事件进程状况等基本特点,原则上将突发涉重金属污染事件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指挥部可根据事件进展及实际工作需要,对此分级适时进行调整。根据事件发生的危害程度和事件进程状况等基本特点,原则上将突发涉重金属污染事件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指挥部可根据事件进展及实际工作需要,对此分级适时进行调整。
3.3.1Ⅰ级(红色)预警。一次发生急性重金属污染中毒30人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重金属污染危害因素未能有效控制,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引起社会恐慌。
3.3.2Ⅱ级(橙色)预警。在局部地区,一次发生急性重金属污染中毒5-30人,或死亡3人以下,重金属污染危害因素未能有效控制。
3.3.3Ⅲ级(黄色)预警。在局部地区,一次发生急性重金属污染中毒5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中毒原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