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完成非煤矿山22家、危化行业280家、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3家达标工作,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在2012年底前,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冶金、机械等其他行业企业必须制定达标规划,确保3年内实现全部达标。对逾期不达标的,依法停产整顿直至依法关闭。
坚持“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分行业制定达标规划,在各行业(领域)树立若干个达标示范企业,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逐步扩大覆盖面。把达标创建活动与企业安全生产各项基础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不断加强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立职业危害定期分析和评估通报制度,强化职业健康监管。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作业岗位,2013年前达到安全防护标准。使用高毒物品或粉尘危害严重的场所2011年底前达到安全防护标准。
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在化工企业推行联锁自控技术和重大危险源自动监控技术。在非煤矿山推行中深孔爆破、高陡边坡安全监测、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等技术和装备。在道路运输领域推广卫星定位动态监控和联网联控,所有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都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加快建立完善与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发挥科研、专家、中介等机构组织服务和参与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等方面的作用,把安全生产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可靠基础上。着力规范对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管,充分发挥其作用。开展“金安”工程应用技能培训,积极发挥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作用。
(六)以宣教培训为载体,努力营造安全发展氛围
认真组织开展以“安全责任、重在落实”为主题的第1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一是坚持“四个突出”原则,依法强力推进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突出高危行业企业,突出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突出新入厂员工和农民工,突出应知应会和岗位基本操作技能。二是组织开展创建“安全班组”和“安全文化示范企业”活动,全面加强以班组岗位安全建设为重点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企业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措施、安全防范技能、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班组岗位。三是强化社区安全意识,推进社区安全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行政村安全生产信息员制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引导基层强化安全监管工作,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四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力度和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