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的通知

  3.石油天然气开发利用。
  (1)推动天然气跨越式发展。
  按照“多气源、一张网”的原则,规划天然气管网布局,统筹平衡资源。根据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优化用气结构,拓宽用气领域。积极鼓励“以气代油”,逐步走向天然气开发利用多元化。研究制定全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在能源负荷中心,鼓励采用热电冷多联产技术,开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试点。
  大力发展天然气管网。为进一步提高省级天然气管网供气的稳定性、可靠性、用气安全性,着力开展省内支干线管网互联互通的环网工程建设,以江南联络线、皖北联络线、黄山支线、江南和江北产业集中区支线为重点,全面开展输气管网工程建设,基本实现全省所有市县管道供气。“十二五”期间,新增天然气管道2200公里,总里程达到3000公里;新增管输能力100亿立方米,总能力达到150亿立方米。
  专栏7:“十二五”天然气支线建设重点
  单位:公里、亿立方米/年

项目名称

管线长度

设计规模

江南联络线

100

25

皖北联络线

250

25

十字镇-宁国-黄山

250

8

池州-铜陵

60

10

芜湖-江北集中区-和县

70

20

利辛-界首-阜南-颍上

170

8

蚌埠-五河

70

4

怀宁-宿松

120

4

淮北-砀山

100

5

宿州-泗县

100

4


  (2)加快石油管网建设。
  以保障省内炼油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规划建设原油管道,同时配套建设成品油省级输送主管道,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成品油管道网络。“十二五”期间,新建原油管道400公里,新增管道输送能力1000万吨。进一步完善成品油输送管网,配合新建和改扩建成品油库。加快区域互联互通,提高成品油管输比例。到2015年,新增成品油管道1500公里,新增成品油输送能力800万吨。
  专栏8:“十二五”石油管线建设重点
  单位:公里、万吨/年

类别

项目名称

长度

设计规模

原油

管道

仪征-安庆-九江

(安徽境内)

378

1000

成品油

管道

安庆-合肥

168

410

合肥-淮南

116

245

淮南-阜阳

142

110

阜阳-亳州

144

45

淮南-蚌埠

90

75

合肥-六安

100

70


  (3)建设油气储备调峰设施。
  提高能源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依托国家物资储备现有设施和设备,在合肥规划建设省级大型成品油应急储备库。根据全省天然气管网规划,加快天然气LNG、CNG储备站和城市调峰设施建设。利用定远盐矿和含山石膏矿采空区,谋划建设天然气储备库和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4)加强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
  利用我省两淮矿区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进一步加强地面煤层气抽采研究。稳步推进淮南煤制气示范工程。加快宁国页岩气勘探开发。
  (三)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
  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水电建设,把安徽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基地。进一步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力争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6%左右,为实现全省非化石能源比重和碳减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加快发展风电。
  抓住国家鼓励风电发展和风电技术进步的机遇,开展新一轮风能资源勘查和评估,在风力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沿江沿湖、江淮分水岭等区域,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发展”的原则,加快开发建设大中型风电场。同时,积极支持小风电技术和微风电技术,建设一批微风发电示范项目。到2015年,风电并网规模达到150万千瓦左右,年发电量约30亿千瓦时。
  2.科学开发生物质能。
  (1)生物质燃料。按照“不与民争粮、不与粮争地、不破坏环境”和“定点生产、定向流通、有序发展”的原则,重点推进非粮燃料乙醇试点和以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产业化示范。发展秸秆成型燃料、秸秆集中供气。培育大型生物燃料生产龙头企业,配套建设销售网络。到2015年,生物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达60万吨,生物柴油达5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产量达到100万吨;户用沼气池达到100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550处。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