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通知

  (五)管理和改革实现新突破。
  依法治水成效明显,出台《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实施办法》等法规规章,制定涉水《行政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等审批制度,涉水行政审批效能不断提高。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加强,全面实施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加强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加大入河排污口监管,开展水功能区立碑确界,科学处置广汉市砷污染等水污染事件。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意见》(川府发〔2007〕10号),颁布《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绵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验收,开展1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试点工作,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到 136立方米。水务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全部组建水务局,省级、9个市、54个县组建水务集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程管护经费来源基本落实。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民用水成本明显下降。创新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机制,“三项原则”、“三主思想”和“七步工作法”在全国推广。坚持“科教兴水”,实施国家和部省级科技项目38项,水利科技创新和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编制省级水利规划62项,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建设4个水文站,3个巡测基地。在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一期工程中,建设水文测站249个,8个水情分中心。改造完成19处危旧站房,建成“三个分中心”项目 2个。完成四川省防汛远程视频监视系统、防汛抗旱骨干网、防汛掌上电脑综合应用系统、防汛综合应用系统、省防汛办至各市(州)的防汛专网建设,基本完成山洪灾害防治及防汛预警系统省级预警平台及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专栏一:“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

“十一五”

备 注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1

新增蓄引提水能力(亿立方米)

20

 

23

 

2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万人)

1200

1609

 

3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150

236

 

4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万亩)

350

489

 

5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1]

[0.41]

 

6

万元 GDP 用水量(立方米)

[160]

[136]

 

7

新建堤防长度(公里)

750

925

 

8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

10000

11207

 

9

新增地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200

440

 

10

水产品年产量(万吨)

[103]

[105]

 

注: 指标带[]为“十一五”末达到数, 其余为五年总数。



  二、四川省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推进“两个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实现水利又好又快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对着重大的挑战。
  (一)有利条件。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
  1.各级党政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决定》、《实施意见》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做出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全国和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都把水利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区域发展的特殊机遇。中央做出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国家出台了支持藏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批准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省政府批复了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对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大小凉山和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做了专题部署。以上区域发展都把水利作为重要基础设施摆在重要位置。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