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特殊教育进一步完善。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实施县、区特殊教育建设工程,全面改善特殊学校办学条件。2011年,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各建成一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2012年力争达到97%以上。
(六)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
1.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方针,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增加民办学校优质学位,缓解公办学校学位紧缺压力。
2.把民办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民办教育的“国民待遇”及其在规划、用地、建设、税费、师资等方面的扶持与优惠政策,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办出一批高水平的示范性民办学校。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资助民办学校,对发展民办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3.加强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规范民办学校法人登记。民办学校依法设立理事会或董事会,保障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逐步推进监事制度。积极发挥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作用。依法建立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学校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
4.开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学校的督导验收认定工作,整合优化民办教育资源。
(七)“创强”成果进一步巩固。
1.加快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加大力度扶持欠发达的县、乡镇(街道)。2011年,龙门县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县,全市15个未创强的乡镇(街道)力争大部分建成省教育强镇。
2.继续加大力度建设规范化学校,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实行规模办学,优化资源配置。2011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八)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
1.2011年定为“教育改革创新年”。推进现代学校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市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四环对接”管理模式(对接农村中学,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对接中职学校,提供优质资源辐射和品牌服务;对接行业企业,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国际职教,开拓办学全球视野;努力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市实验中学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和华罗庚中学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广泛开展现代学校制度的学习和研究,扩大现代学校制度试点面,在全国率先实施现代学校制度。2011年实现市直学校全部作为试点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县(区)中、小学各选取一所学校作为试点推进,两年内在全市学校推行。以教学为中心,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设立“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范例奖”,奖励工作突出的单位。邀请专家进行现代学校制度的培训,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研究课题组,研究问题,探讨规律和方法,设计制度,制订流程。提高现代学校管理规范化、流程化和高效化的水平。建立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决策制度、执行制度、民意表达机制、监督考评机制、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度、课程制度和社会协调机制等。以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资津贴结构调整、校长“责权利”改革为三大突破口,促进学校自主办学,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推广运用标准化手段管理学校,增强学校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意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及办学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