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体任务
围绕实现所有权力和事项网上运转、电子监控的目标,建立横向互联、纵向互通,涵盖软件、制度、责权三大系统,集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和信息公开于一体的权力运行电子监控体系。到2012年6月底前,完成基础建设任务,实现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监管(公共服务)、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确认、监督检查、公共资源交易、“三重一大”等权力及管理事项网上运行、电子监控。2012年7月以后进入常态运转,并在运转中完善、深化、提升。
四、方法步骤
2011年11月至2012年6月为基础建设阶段,分三个步骤集中推进权力运行电子监控体系基础建设。2012年7月以后进入常态运转状态。
(一)基础建设阶段
1、启动工作(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1)完成权力运行电子监控系统硬件建设。按照《唐山市权力运行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指南》要求,在权力运行电子监控硬件系统的控制、传输、操作、安全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2)深入开展清权确权、查找廉政风险、制定防范措施等工作。严格按照《唐山市权力运行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指南》要求实施,与丰润区重叠的职权,复制对应的职权目录流程、廉政风险点及防范措施等内容;与丰润区不重叠的权力事项,依法依规理清权力事项、确定权力边界、再造运行流程,全面细致查找风险点,科学确定风险等级和监控措施。
2、攻坚工作(2012年1月--2012年3月)
(1)软件系统建设。从腐败发生的机理出发,重点建设包括办公、监察和公开透明三个软件平台,实现自动规范权力流程、自动明确权力边界、自动提醒廉政风险、自动生成裁量基准、自动保留操作痕迹等特色功能。
(2)制度系统建设。依据法律法规和权力运行电子监控体系建设的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清理、评估、完善。对已建立的制度查找缺陷、完善提升,对还未建立的制度抓紧建立。将风险等级高、群众关注度高的权力,比如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裁量权基准、公共资源交易、“三重一大”等权力作为制度建设的重点。围绕权力运行电子监控体系的制度落实和日常运转,建立健全权力运行记录备案、操作规范、预警纠错、工作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
(3)责权系统建设。明确内控责权,将落实措施的责任分解到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配置在电子化流程中;明确专控责权,通过熟练应用电子监察手段,提高监察频度,扩大监察范围,进一步提升监察效能。
3、试运行工作(2012年4月--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