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努力构筑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弘扬传统美德,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坚定共同理想。加强反腐倡廉和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廉政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坚持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相统一,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倡导诚实守信为荣的社会正气。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化“九环线千里文明走廊”创建活动,打造环境优美、秩序井然、服务优质、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的“文明走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移风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和谐包容的社会心态。
(二)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培育“感恩奋进”文化
继续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把重建后的地震灾区建设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把“三基地一窗口”纳入阿坝红色旅游线路,发挥展示功能和教育作用。坚持悬挂国旗,以作为牧区群众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鲜明昭示,作为灾区群众铭记党恩豪迈奋进的真情表达,增强祖国认同感。大力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活动,传唱感恩歌曲,把“感恩奋进”内化为全州群众的文化自觉,转化为推动阿坝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三)培育塑造新时期阿坝人文精神和文化形象
深入挖掘藏羌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大熊猫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凸现文化独特魅力,丰富文化展示体系,加快形成特色明显、影响广泛、内涵丰富、凝聚力强的阿坝本土文化。努力挖掘和发扬“团结、苦干、坚韧、进取”的阿坝人文精神,以先进文化引导思想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