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运用政策、市场等手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重点促进城市居民消费,提升农村消费水平,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激活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繁荣消费市场,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6亿元,年均增长16%。
| 市商务局
市文新局
市旅游局
市统计局
市广电局
市供销社
| 曾一戈
温 伦
黎健锋
郭 江
陈 刚
李 超
| 2011至2015年
|
2
| 推动家电更新换代
| 2011年4月启动家电以旧换新,积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宣传,加强工作监管,按规定要求发放财政补贴,2011年实现更新家电7万台、拉动家电消费4876万元以上。
| 市商务局
市财政局
市环保局
市工信委
| 曾一戈
蒙中平
吴福安
李旭长
| 2011年
|
3
| 开展区域综合性购物促消费活动
| 发挥中心城市聚集优势,每年组织食品、服装、家电、家居、家装、建材、通讯、图书、化妆品、金银珠宝以及餐饮、住宿、文化、健身、旅游等行业企业,每年集中联合开展1至2次优惠打折、让利、购物抽奖等区域性、综合性购物促消费活动。到2015年,培育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0亿元的县(市、区)3 个以上。
| 市商务局
市工商局
市文新局
市住建委
市工信委
市旅游局
市体育局
市广电局
市供销社
市物价局
各县(市、区)
政府
| 曾一戈
夏 斌
温 伦
杨立程
李旭长
黎健锋
尹中顺
陈 刚
李 超
许福平
各县(市、区)
政府分管领导
| 2011至2015 年
|
4
| 开展节庆促消费活动
| 每年选择10类重点消费品组织5次以上促销活动,组织和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利用传统假日和当地民俗节庆,每月开展团购日、打折日活动,举办服装节、美食节、汽车展,形成“美食节”、“汽车展” 促销氛围。
| 市商务局
市工商局
市政管理局
市财政局
市文新局
市卫生局
市供销社
各县(市、区)
政府
| 曾一戈
夏 斌
梁 冰
蒙中平
温 伦
陈瑞文
李 超
各县(市、区)
政府分管领导
| 2011至2015 年
|
5
| 扩大梧州品牌消费
| 实施品牌促消费战略,通过广告宣传、品牌推介、展会展销等方式,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梧州知名品牌产品加强市场营销,扩大梧州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促进奥奇丽、索芙特、新华电池等梧州知名品牌产品消费和三鹤六堡茶、龙山动植物酒、双钱龟苓膏、中华跌打丸等中华老字号品牌消费。
| 市商务局
市工信委
市质监局
市工商局
市农业局
市科技局
各县(市、区)
政府
| 曾一戈
李旭长
范自强
夏 斌
李永文
李启真
各县(市、区)
政府分管领导
| 2011至2015 年
|
6
| 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拉动社区消费
| 开展社区服务业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2012年编制市社区服务业商业网点规划,2013年编制各县(市、区)社区服务业商务网点规划,把社区服务业纳入城乡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促进社区服务业规范发展。
| 市商务局
市住建委
各县(市、区)
政府
| 曾一戈
杨立程
各县(市、区)
政府分管领导
| 2011至2013 年
|
7
| 2012年前制定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业商业网点建设指导意见。按照人均商业面积约1平方米标准要求,在城市建设和居住小区建设中预留商业面积。
| 市住建委
市国土资源局
市商务局
| 杨立程
蓝明月
曾一戈
| 2012年底前
|
8
| 按照社区服务业商业网点规划要求,鼓励和引导大型零售企业、超市和现代连锁企业进入社区建设商业网点和家政服务站。加快早餐店、快餐店、便利超市、便民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社区服务网点建设。
| 市商务局
市工商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卫生局
市住建委
| 曾一戈
夏 斌
吴 福
陈瑞文
杨立程
| 2011至2015 年
|
9
| 大力推进工业品下乡
| 支持下乡产品网络建设,提高售后服务水平,争取商务部支持我市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在下乡政策实施期间,每年安排建设1至2个汽车摩托车交易市场、配送中心。
| 市商务局
市工信委
市财政局
| 曾一戈
李旭长
蒙中平
| 2011至2012 年
|
10
| 加强家电下乡全过程监管,维护下乡产品市场秩序,继续实施家电下乡财政补贴网点直补政策,实行政府引导与企业宣传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家电下乡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家电下乡流通网络建设,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和改造20个家电下乡售后服务网点,2011年、2012年家电下乡产品销售分别达到25万台,实现销售额5.9亿元。
| 市商务局
市财政局
市工信委
市工商局
市质监局
市供销社
| 曾一戈
蒙中平
李旭长
夏 斌
范自强
李 超
| 2011至2012年
|
11
| 积极做好摩托车下乡工作,负责对摩托车下乡产品及企业的组织管理,及时转发摩托车下乡生产企业名单及产品目录,规范摩托车下乡经营行为,落实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政策,2011年、2012年每年销售摩托车下乡产品3.6万辆,实现销售额1.6亿元,发放财政补贴资金0.2亿元。
| 市财政局
市工信委
市商务局
| 蒙中平
李旭长
曾一戈
| 2011至2012 年
|
12
| 大力推进农机下乡。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落实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农机消费,争取2011年补贴农机650台以上。
| 市农机局
市财政局
| 李祖良
蒙中平
|
|
13
|
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
| 开展农产品促销。结合各地特色农产品上市情况,支持各主产区开展荔枝、龙眼、柑桔、蔬菜等大宗农产品开展应季大型促销活动,解决集中上市农产品“卖难”问题。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局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市供销社
| 曾一戈
李永文
钟志德
李 超
| 2011至2015年
|
14
| 促进我市农产品流通。根据上级要求,每年定期组织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到北京、上海等农产品主销区城市举办、参加农产品推荐会、订货会、展销会等促销活动,逐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立梧州名特优新农产品长期销售网络和展销平台。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局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市供销社
| 曾一戈
李永文
钟志德
李 超
| 2011至2015年
|
15
| 加快“农超对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产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采购衔接关系,发展订单农业。搭建“农超对接”平台,组织当地经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产品经销企业,与当地大型市场、超市开展对接活动,开展鲜活农产品配送,促进农产品直接进超市、进社区。到2013年,本级市大型超市、重点社区销售的鲜活农产品全部来自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到 2015 年各县所在地大型超市、重点社区销售的鲜活农产品全部来自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
| 市商务局
市农业局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市供销社
| 曾一戈
李永文
钟志德
李 超
| 2011至2015年
|
16
| 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全市各路桥收费站按规定免收鲜活农产品路桥通行费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我市农产品流通。
| 市交通运输局
市农业局
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市商务局
| 黄 猛
李永文
钟志德
曾一戈
| 2011至2015年
|
17
| 增强“万村千乡”农家店服务功能
| 进一步扩大农家店服务范围,增加网络、邮政、电信、医药、体育彩票、废旧品回收等服务项目,实现一店多能,在便民的基础上拉动农村消费增长。到2015年,在全市新建、改造300个农家店,改扩建6个农村商品配送中心,确保商品配送率达到60%以上,拉动农村消费。
| 市商务局
市供销社
市工信委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市邮政局
| 曾一戈
李 超
李旭长
吴 福
杨世仁
| 2011至2015年
|
18
| 汽车
消费
| 放宽准入条件,加快推进县、乡汽车销售、售后服务和加油站网点建设。推动柳州五菱等与农村生产实际需要和道路交通状况相适应的价廉、物美、耐用、承载、节油型汽车在农村销售,方便农村汽车消费。
| 市商务局
市发展改革委
市工信委
市工商局
| 曾一戈
周 雄
李旭长
夏 斌
| 2011至2015年
|
19
| 鼓励品牌汽车经销商开展二手车经营和置换业务,支持二手车市场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汽车更新流通。支持汽车摩托车配送中心、交易市场、二手车交易市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改选升级项目。按照自治区商务厅下达任务支持二手车市场改造升级。
| 市商务局
市工信委
市环保局
市工商局
市公安局
| 曾一戈
李旭长
吴福安
夏 斌
唐剑锋
| 2011至2015年
|
20
| 连锁
消费
| 加大对连锁经营的支持力度,发挥连锁经营优势,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销售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引导连锁企业向音像、图书、电讯、汽车、家具、租赁、装饰装修、娱乐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行业延伸。2015年,连锁经营总额占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以上。
| 市商务局
市工商局
市卫生局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 曾一戈
夏 斌
陈瑞文
吴 福
| 2011至2015年
|
21
| 旅游
消费
| 培育和发展旅游消费,全市年旅游总收入达80亿元以上。(1)创建国家3A、4A级景区,打造一大批休闲度假、长寿养生、商务会展、康体健身、科考探险等旅游新业态。(2)兴建并评定一批星级宾馆,重点是高星级宾馆。(3)扩大特色旅游餐饮规模,打造“桂菜”品牌。(4)举办旅游节庆。(5)发展旅游文娱演出,丰富游客夜间旅游文化生活。(6)评定梧州旅游特色商品品牌,发展旅游商品购物。(7)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
| 市旅游局
市住建委
市文新局
市商务局
市农业局
市国土资源局
市林业局
| 黎健锋
杨立程
温 伦
曾一戈
李永文
蓝明月
邵锦贤
| 2011至2015年
|
22
| 文体
消费
| 培育和发展文化消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扶持歌舞娱乐、演艺等娱乐业健康有序发展,鼓励网吧游艺企业连锁经营、规模经营、品牌经营,鼓励国有、民营演出经纪机构组织开展各类健康的演出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文化娱乐环境,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 市文新局
市广电局
| 温 伦
陈 刚
| 2011至2015年
|
23
| 培育和发展体育健身消费。贯彻落实《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努力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体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
| 市体育局
| 尹中顺
| 2011至2015年
|
24
| 家政服务消费
| 落实国务院出台的五项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争取商务部支持,将家庭服务业纳入市社会事业、民生工程资金扶持范围给予支持重点,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
| 市商务局
市财政局
市发展改革委
| 曾一戈
蒙中平
周 雄
| 2011至2015年
|
25
| 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家政服务水平和质量,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利用符合规定条件的社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免费为愿意从事家政服务的有关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家政人员500至1000人次以上。
| 市商务局
市人社局
| 曾一戈
陈 励
| 2011至2015年
|
26
| 按照“商务组织实施、财政政策引导、工会提供资源、家政拓展消费”的工作思路和原则,完善中心城市家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争取商务部支持,2012至2015年我市争取建立1至2个家政服务网络平台,提升家政服务水平,扩大家政服务消费,拓展家政服务就业。
| 市商务局
市工信委
| 曾一戈
李旭长
| 2011至2015年
|
27
| 信贷
消费
| 发展个人消费信贷,鼓励信用消费,积极配合国库预算单位财务报账制度改革,不断丰富公务卡功能和使用;开发具有小额循环信贷功能的借贷合一卡;加快推进刷卡无障碍示范街区、景区建设;创新信贷消费受理渠道,满足网络消费、手机支付等不同人群需求。组织开展各类宣传营销活动,促进信贷消费。到2015年,银行刷卡消费额达到100至200亿元,日常持卡消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0%。
| 市金融办
| 陈浩亮
| 2011至2015年
|
28
| 推进信贷消费向农村拓展,努力推广具有农村信用特点的涉农卡,联合涉农金融机构对一些具备惠农补贴的涉农(借记卡)产品,开发分期付款功能和信用透支功能;推动涉农银行增强银行卡小额取现、消费转帐、缴费等金融服务功能。到2015年,农村消费水平明显增长。
| 市金融办
| 陈浩亮
| 2011至2015年
|
29
| 网络
消费
| 尽快出台我市《网络交易服务规范》和《网络购物商品配送服务规范》,规范网络消费各环节。2012年前出台《网络交易服务规范》;2013年前出台《网络购物商品配送服务规范》。
| 市工信委
市工商局
市法制办
市金融办
市商务局
| 李旭长
夏 斌
赖启第
陈浩亮
曾一戈
| 2011至2013年
|
30
| 争取商务部及有关部门支持,积极寻求与阿里巴巴等国内成熟网络交易企业合作,开发和培育一批网络购物经营企业。鼓励实体流通企业建设交易商品丰富、服务内容多样的新型网络交易平台,提高流通效率,到2015年,全市各大型流通企业基本设立网络交易平台。
| 市商务局
市工信委
市工商局
| 曾一戈
李旭长
夏 斌
| 2011至2015年
|
31
| 加大消费教育及引导
| 倡导诚信经营、理性消费理念,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把促进商家诚信经营行为及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广泛开展诚信经营和科学、环保消费理念宣传与引导。
| 市工商局
市商务局
市广电局
| 夏 斌
曾一戈
陈 刚
| 2011至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