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

  (五)着力强化内河水运物流功能。积极推进内河航运的公司化经营。鼓励内河航运企业转变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实现单一运输业务承运人向综合物流经营人的转变。重点培育运力规模在5万吨以上的内河航运企业,引导内河航运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发挥内河水运的比较优势,大力建设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江海直达、干支直达、江海转运的运输服务网络,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的一体化运输体系。依托太仓、南京、江阴保税物流中心和张家港保税港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努力将国家级主要港口建成具有国际物流资源配置能力的综合物流枢纽。加快重点港区后方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建设,加强港口与物流园区功能互动,拓展配送、加工、商贸、金融、信息等现代物流功能,提升港口在集装箱、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等供应链中的枢纽作用。支持港口企业与航运公司合资合作,以港口为核心向两端延伸物流链,拓展增值物流服务和供应链全过程服务。积极深化长江港口对外开放,切实优化港口口岸环境。
  (六)加快推进内河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加快推进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方式,以经济鼓励政策和提高船舶技术标准为手段,加快现有非标准船舶和安全、环保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老旧运输船舶的更新改造。严格实施船舶更新报废制度,积极研发和推广使用标准船型,优化船舶运力结构,发展江海直达、干支直达船型,促进内河船舶标准化。出台全省内河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船型标准化工作协调机制,落实船型标准化地方配套资金和标准船型研发推广经费。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内河客船、危险品船等重点船舶标准化、系列化,本省籍航行长江干线和京杭运河运输船舶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到2020年,实现内河船型标准化、系列化,淘汰所有非标准船舶。
  (七)着力提升内河水运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建立全省航道数据中心,实施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信息服务(船联网)应用示范、电子政务、船舶联网调度、航道地理信息等信息化工程,加快构建智能化的内河水运信息服务体系,并将长江、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率先打造成我省信息化管理示范航道。加快主要通航水域的船岸通信和内河船舶AIS(自动识别系统)基站建设以及主要支流通信系统建设,完善全省内河通信系统布局。加大信息技术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力度,加快建设全省干线航道、重点湖区、港口危险货物、港区重大危险源实时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长江锚地锚泊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提升长江锚地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在国家主要港口建设电子口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港口、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等口岸监管部门的数据交换,提升口岸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在重点港口建设港口EDI(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实现港口、船代、货代、理货、仓储、运输企业间的数据交换,拓展港口物流功能,提升运输效率。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