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加强本市针灸临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各有关大学、各中医医院:
为加强上海针灸临床工作,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我局制定了《关于加强针灸临床工作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加强针灸临床工作的若干意见
上海市卫生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附件:
关于加强针灸临床工作的若干意见
针灸是中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适应症广泛、疗效迅速、治疗方便、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深受国内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也被愈来愈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所接受。
一、加强针灸临床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针灸临床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发挥针灸医学在中医临床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保持和发扬针灸临床治疗的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更好地适应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针灸临床医疗服务。
建国以后,在五十年代初在本市的部分大型医院陆续了设立针灸科。1958年成立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首次开设针灸本科班,编写了全国首套大学本科针灸教材。1975年上海医学院成立针刺原理研究室, 1986年扩建为研究所,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在上海的2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九十年代以来,本市的针灸临床工作取得较大发展。
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首创针刺麻醉手术取得成功之后,在几代针灸临床和科研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迄今为止本市这项工作的总体水平还能领先于全国。
回顾本市针灸医学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本市在针灸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在针灸学科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各医疗机构对针灸临床工作发展不够重视,针灸临床治疗特色优势不足,针灸临床医疗服务模式单一;二是临床应用性研究相对滞后;三是针灸技术劳务收费过低;四是对具有传统特色优势且疗效确切的针灸疗法普及宣传不到位,群众缺乏对针灸疗法科普知识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