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兰政办发〔2011〕161号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兰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

  兰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

  按照“十二五”时期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卫生事业发展实际,制订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各级医疗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目前,兰州地区共有卫生机构1534个,平均每千人口床位7.9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2372万人,其中执业医生8446人、注册护士8269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91人,拥有执业医生2.95人、注册护士2.56人;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11223台。“十一五”期间,共争取到国家、省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55个,总投资18470万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200个,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疗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卫生应急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实现新的突破。建立了市、县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修订完善了《兰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各专项预案,加强了应急设施建设和监测报告网络。为全市67所乡镇卫生院及3个社区中心配置了71台急救车及车载急救设备,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基础免疫“五苗”接种率提高到96%,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实现了“十三苗防十五病”的免疫目标。城市居民人均公共卫生经费达到15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惠及群众近30万。

  --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引进硕士以上学历人才45名、高级职称医务人员21人,派遣省内外进修学习300人,为乡镇卫生院招录医学类大学毕业生358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技术人员1110人,为乡村卫生机构培训技术人员15860人,安排卫生支农人员558人。同时,层层组织开展护理技能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积极推广聘用人员人事代理制度,稳定护理队伍,解决护理人员同工同酬问题。“十一五”期间,市属医疗卫生单位共立科研项目96项,完成鉴定项目6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新业务、新方法、新设备的开展应用20项,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覆盖全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成立了中医处,建立了全市中医基本情况注册资料档案,评定了6家市级中医特色专科、2家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和4家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各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得到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深入推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和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推广应用。开展“西学中”和“三名三进”活动,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人获得“甘肃省乡村名中医”称号,18人获得“兰州市名中医”称号。城镇医保和新农合中医药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中医药在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中的特色优势得到发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顺利完成。“十一五”期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在我市全面覆盖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新农合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参合率稳步上升。截止目前,我市新农合筹资标准已达到人均160元,参合率已达到94.7%,超额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目标。新农合住院和门诊“两个统筹”工作顺利启动,实现新农合市级统筹和直通车报销工作,门诊基本医疗得到保障。完成了“兰州市卫生业务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