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公共机构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转变能源消费模式,深挖节能潜力,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发挥表率示范作用,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
(一)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公共机构节能作为全社会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更要走在全社会前列,发挥表率示范作用,带动全社会节能工作走向深入。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
节约能源法》和
《条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制度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表率示范作用,带动会社会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遵循原则。
坚持率先垂范,注重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示范作用;坚持依法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节能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全面发展;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引导公共机构自觉节能。
(四)节能目标。
1.宏观节能目标。
到2015年,以2010年能源资源消耗为基数,实现人均节水、节电、节气、节油分别下降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2%。
2.宏观管理目标。
到2015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机构节能组织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监督考核奖惩体系、宣传培训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化服务体系。
(五)节能任务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