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措施
(一)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防止出现全年性耕地撂荒,减少季节性丢荒,千方百计稳定和增加水稻、玉米、大豆、红薯等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要在新植甘蔗地、幼龄果园等间作套种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向空间要粮食;充分发挥马铃薯等冬种作物的季节性增产潜力,向时间要粮食;大力发挥超级稻等高产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向科技要粮食,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我市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抓好新建塘坝、水池水柜和渠道维修、清淤等工作,改善灌溉条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通过项目带动、节水设备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因地制宜采用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抓紧制定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发展旱作农业,推广地膜覆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创新服务和技术模式,搞好技术配套,培肥地力。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三)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各县(市、区)要把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作为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重要内容,成立领导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协调各方力量,落实保障措施,扎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实施农业部和自治区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金城江区、宜州市、环江县、南丹县、东兰县、凤山县、都安县、大化县等8个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1〕42号)精神,高标准、高质量抓好本县(市、区)的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罗城县、天峨县、巴马县等县要结合实际,创建一个万亩超级稻或玉米高产示范片,争取列入2012年农业部或自治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各县(市、区)要整合农作物良种补贴、超级稻示范推广、农机具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化、新型农民培训、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资金,实现集约资源,有效推进粮食高产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