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万亩以上,全年免费为500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认证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3000亩,认证有机蔬菜企业3家共200亩;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对建设瓜菜设施农业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个人进行财政补贴,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在全市海域范围内规划部署海洋牧场,尽快修复、恢复渔业生态系统工作;鼓励渔民更新改造大吨位渔船,扶持有实力的企业建造大吨位综合补给船,发展我市外海远洋捕捞业;积极开展贝类健康养殖,巩固华贵栉孔扇贝、珍珠贝、鲍鱼等原有大宗产品养殖,开发新的养殖品种,改进养殖技术,构建浅海“贝类银行”,大力发展以增殖放流为主的休闲渔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财政局)。
(三)高标准发展生态旅游,推进三亚旅游品牌化发展。加强旅游业节能减排管理,要求我市现有14家金叶绿色饭店、11家银叶绿色饭店和各旅游景区 ,把节能降耗作为经济指标增长的主攻方向,引导各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节能制度,推进景区路灯、景观灯和照明灯节能改造等绿色照明工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倡低碳旅游,绿色消费,引导旅客树立健康的生态旅游观念,凸显三亚生态旅游特色;以现有旅游品牌资源为基础,打造一批主题明确、个性突出、设施完备、管理科学、服务优质,具有三亚特色的品牌度假酒店和品牌景区,扩大三亚旅游品牌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以三亚市旅游资源优势为依托,拓展高端旅游市场,开发多元生态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单纯的观光型向度假-观光复合型转化,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增效,有序发展;积极扶持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牵头单位:市旅游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国土环境资源局)。
(四)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填补生态工业产业发展空白。加强对三亚创意产业园和高新产业园的管理,在开发建设及项目招商等方面坚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符合我市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从源头抓起”的原则,立足于优先引进高新科技产业项目,着重于软件研发,互联网,芯片设计,动漫创意产业,限制引进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项目,充分展现“新三亚、新建筑、新能源”的全新意识(牵头单位:市科工委,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市科工信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