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4.科技与研发设计服务业。推动科技与研发设计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促进科技服务产业化,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档次与服务水平,形成具有较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和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与研发设计服务体系。
  面向全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工业设计、科技研发服务业,搭建重点行业研发设计平台,大力提高设计能力和水平。整合区域研发资源,建设公共科技信息平台,为研发服务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仪器共享、数据、文献和专业技术等科技咨询服务。培育委托研发、研发服务管理、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努力扩大科技与研发设计外包市场。大力发展人力发展设计、研发服务、创业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基础技术服务、技术改造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业,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提供专业性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重点支持科技成果信息服务、分析测试、技术转移、工程化应用、创新孵化、区域服务、融资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业,促进科技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推动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共同打造高新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载体建设,进一步推动和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加快发展一批企业孵化器,促进科技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技术产权交易、检验检测等服务机构,促进专利代理和专利技术交易发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推进农业科技体系与农技推广体系的对接。
  5.商务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商务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完善商务服务业市场体系、诚信体系和标准体系,逐步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集聚发展的商务服务体系。
  加快发展市场调查、管理咨询、品牌服务、信用评估、认证认可、各类代理、工程项目管理等咨询服务行业,积极发展广告业和租赁服务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规范提升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拍卖、检测、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推动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组织,推广代理、代办、经纪等服务方式。建立商务相关服务从业人员资质认定制度,不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
  6.会展业。“十二五”期间全省会展展览场次、展览面积、参会人数年均增长 15% ;到 2015年全省会展业实现收入70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创新体制机制,合理规划布局,着力打造西部重要的商品交易和经贸合作平台,加快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会展经济发展高地建设。
  依托全省产业、市场和资源优势,培育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一批综合和专业性知名展会品牌,培育壮大10-15个品牌展会,培育2-3个本土展会进入国家级展会行列,力争每年1-2个国际性、国家级经贸展会落户四川。吸引国际会展公司和会展承办机构落户四川,举办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会议和展览以及大型节庆活动。在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加强综合性展览项目专业化服务,积极拓展各类展览、会展服务、场馆管理等业务。按照《四川省加强管理服务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规定》(省政府令第 252号)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统筹协调发展会展业,促进全省会展业驶入良性发展“快车道”。推进成都市建设“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会展之都”,打造国内一流的“会展品牌集聚区、国际会议目的地、休闲节庆之都”。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大力发展大中型会展、会议和节庆活动,配套发展小型展览展示活动。九寨沟和西昌着力打造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国际国内著名会议目的地。
  7.人力资源服务业。建立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积极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实施人才强省和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产业发展相协调的人才智力保障体系。
  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管理体制,引导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施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推进战略,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快政府所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体制改革,引导人力资源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劳务(人才)派遣、网络招聘等新兴行业发展。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国门,为全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二)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市场化、产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不断丰富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培育新兴服务业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
  1.商贸流通业。到 2015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万亿元,每年跃上1个千亿级新台阶,连锁率达到28% 以上。围绕加快建设西部商贸中心,加强西部商贸中心与省际商贸中心、区域商贸中心、农村商贸网点的相互联系,依托商贸中心城市在商品、资金、信息、技术以及流通网络等方面优势,加强与周边市场的连接与拓展,构建各中心相互配合、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现代商贸网络体系,扩大商贸流通规模和覆盖范围,增强西部商贸中心的整体功能,尽快把四川打造成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商贸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成都建设核心商务区、西部购物中心、服务外包基地园、电子商务集聚区、西部会展之都、肉类物流交易中心,着力培育大型批发贸易平台、零售商贸平台、服务贸易平台、商务信息平台、会展经济平台、远期交割平台。优化商贸结构,拓展多元化的贸易市场,扩大优势产品输出,增加短缺资源输入,推动进出货流平衡。创新流通方式,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在流通模式、业态、管理、技术和服务等方面创新,重点培育西部地区流通创新的孵化基地,促进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升级。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