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桔小实蝇、大实蝇的监控。在南丹县、宜州市、罗城县、金城江区、环江县等柑桔主产区,建立5-6个桔大实蝇、小实蝇监控点,开展定期观测,有效控制其发生和发展。
(3)加大罗城、都安县毛葡萄穗轴病的综合防治力度,尽快破解毛葡萄产量提高难问题。
(4)果树自然灾害天气预警建设。根据我市积累的地理信息资料和气象观测数据,研究灾害性天气形成规律,对危及果树生产的自然灾害天气进行预警发布。
(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1.主攻方向
加强水果市场主体的培育和水果品牌的创建。积极建立果业信息网,加快建立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体、龙头企业为骨干、农村合作组织为基础,延伸到村到户的服务网络。加快水果市场准入制度的研究,加大名、特、优水果的宣传和市场开发力度,扶持一批种植、流通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建立完善“信息-生产-采后处理-运销-品牌”市场流通体系。
2.重点项目
(1)水果信息化建设。结合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水果主产区、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种植大户延伸,实施信息宽带入村入户工程、村和乡(镇)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各县(市、区)分别在水果主产区建立1-2个水果产地信息网点,在国内相关水果市场建立信息点,对各类水果品种的产量、品质、上市时间、产品流向、销售价格、包装等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分析利用。
(2)水果流通体系建设。一是逐步在各类水果主产县(市、区)建设水果综合批发物流中心。二是加快水果种植合作社、农民协会、营销大户、经纪人队伍的培育,并以此为平台,推进果业采后处理、加工、包装及贮藏运输、外销等产后服务发展。三是加大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我市水果直销点工作力度,大力扶持我市水果生产者或经销商到城市超市设立名、特、优水果销售专柜。
(3)水果采后处理。发展一批水果冷藏、保鲜、精选分级、规范包装等采后处理加工企业,提高名、特、优水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果品经济效益。
(4)水果品牌创建。加大对我市名、特、优水果的宣传及展销推介力度,不断提高知名度,努力创建水果品牌。
(五)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1.主攻方向
重点实施果园生产及加工、包装场所环境条件的监测和调控,对果品的农药、重金属和激素残留量进行监测。建设市、县(市、区)两级果品质量卫生安全检查监测机构。大力推广水果无害化贮运保鲜技术。建立“环境监控-果品质量安全检测-果品安全质量承诺-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的质量安全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