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断完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农房保险、农机具等保险业务,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五)改善民生金融服务,积极支持生态移民工程。
1.强化政策支持。人民银行要建立县内移民安置区贷款投放监测体系,加强调查研究,合理测算移民安置区信贷资金需求状况,优先安排支农再贷款额度,引导和促进农村信用社增加移民信贷投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优先扶持吸纳县内移民就业能力强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等民贸民品企业进入优惠利率贷款发放范围,支持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民贸民品企业贷款优惠利率政策对移民安置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2.积极满足生态移民的信贷资金需求。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各县(区)生态移民规划,加强与移民办及农、林、水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围绕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培育等加大信贷投入,为改善移民生活环境,提高移民生活质量,促进移民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移民区规划,重点加大对移民安置地的农村道路、电网改造、环境整治、水利设施、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信贷支持,加快建立“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体系,让移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六)深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积极开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各县(区)要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金融管理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数据库,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生态建设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固原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考核评价办法》,做好对各县(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检查和量化考核工作,稳步推进固原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2.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人民银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由人民银行和金融办牵头,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评级制度,对中小企业实施统一的信用级别评定。大力推动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按照《固原市县(区)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暂行办法》,积极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考评,加快完善农户电子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努力改善固原市农村信用环境。
四、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