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握政策中做大做强。“只有紧跟国家政策,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发展得更好。”1997年初,有21户村民担心政策变化,卖掉了运输船,把钱存入银行,其他人也摇摆不定。面对村民的观望情绪,武继军在政策中找答案。他认真研读“十五大”报告,特别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论述,更加坚定了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念。他带领村干部,分头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引导村民们放下思想包袱,弃小富创大业。卖掉船的21户村民中,有19户投资6000多万元造新船。这一年,全村共投入资金上亿元,建造千吨级大船52艘,总吨位16.9万吨。一大批千吨级大船下水运营,为武家嘴赢得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好效益的水运市场,打响了武家嘴村水运造船业的品牌。
三、永不满足,奋勇争先,多元发展创大业
武继军常说“事情是干出来的,要做就做最好,要争就争第一”,他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股艰苦创业的干劲、争创一流的拼劲和开拓创新的闯劲,是个典型的实干家。打造水运航母,谋求提档升级。武继军带领全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大胆突破传统经营方式,着力推进“产业集团化、经营公司化、造船工厂化”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武家嘴“水运航母”。2004年以来,先后与南钢集团等大企业合资组建江海直达运输公司3家,与村内水运大户联合组建民营海运公司8家,形成了11家具有经营资质的实体性水运企业,并在香港注册成立了武家嘴国际海运有限公司,眼光瞄准了远洋运输。同时,加快造船业的提档升级,投资13亿元,相继合作建成八卦洲和乌江两个现代化造船基地,年造船能力达65万吨。2007年,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了南京武家嘴集团,现已拥有各类船舶140多艘,总吨位达50万吨。
转变发展方式,谋求多元突破。随着国际航运业竞争加剧,武继军意识到,光靠造船水运一条腿走路,很难抵御市场风险,要有大发展必须大胆突破地域限制,大胆突破水运业,走“一业为主、多元拓展”道路。武家嘴村投资1.4亿元在淳溪镇、东坝镇等地兴建了总面积8000多亩的生态农业园和农业科技园,2010年实现亩均产值8700元、净利4300元,成为了全市高效农业的样板。在高淳县城投资1.3亿元,开发建设住宅、商用等各类房产11.3万平方米;投资2.1亿元建成武家嘴大酒店,成为了全县的地标性建筑;合资建成高淳第一家大型超市,现已发展成全县商贸业龙头。筹建中的“武家嘴村镇银行”也将于今年开业。武继军以独到的眼光、过人的胆识、敢闯敢拼的魄力,带领全村走出了武家嘴,从水运做起,又从船上走到陆地,发展工业、农业和三产,闯出了一片发展新天地。
四、以人为本,发展为民,构建和谐新家园
“让村民幸福,让群众满意”是武继军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同时,他始终不忘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农村。
不断改善居住环境。“让村民住上与城市小区一样的房子、享受与城里居民一样的生活环境。”这是武继军的梦想,更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1993年,武继军聘请东南大学专家设计,在武家嘴老村建起了造型别致的农民别墅。2002年,在高淳县城规划区内购地241亩,高标准建设“武家嘴新村”,已建成农民别墅100幢、公寓楼160多套,实现了整村农民“洗脚进城”的目标。武家嘴新村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配套齐全,已成为现代农民社区建设的典型。现在,武继军准备将村民闲置的老村别墅折价入股开发旅游,在石臼湖畔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