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的通知


  (十六)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广泛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办好市老年人运动会。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教育机构要开设体育课程,社区服务要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和体育健身设施。

  (十七)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实施“助残健身工程”,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研究推广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要重视做好残疾学生体育工作,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体育康复项目。办好残疾人运动会和健身展示活动。

  (十八)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广泛建立行业体育协会、职工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行业、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和竞赛活动。坚持工间(前)操制度,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和职工体质测试活动。定期举办市职工运动会,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举办健身运动会。积极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体育活动。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形成职工体育工作新局面。

  (十九)重视开展妇女健身活动。广泛开展适合妇女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丰富妇女的体育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妇女健身展示活动,为妇女健身创造自我展示的舞台。

  (二十)加大科学健身指导力度。大力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监测标准》,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市、面向基层、功能多元的国民体质监测网络体系。市、县(市)区、开发区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点)要做到定期监测和日常监测相结合,积极开展“体质监测送健康”活动。通过对公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对群众身体素质水平和运动健身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科学研究,为科学指导全民健身提供依据和参考。积极推行《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建立证章、证书激励制度。筹建市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