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合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的通知


  (二十七)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做好全市体育场地设施普查工作,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体系,坚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充分发挥体育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全民健身科研中的作用,组织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科研攻关。研发推广体育健身新项目、新方法,为全民健身社会化、科学化、生活化服务。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等有关体育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二十八)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健全注册管理和培训制度,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立足基层,示范推广活动与日常健身指导服务活动有效结合,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

  (二十九)健全和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农民体育俱乐部、晨(晚)练健身站(点)建设,使更多城乡居民在体育组织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扩大有组织体育锻炼人群规模。加快单项体育协会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建设。大力扶持城乡晨(晚)练健身站(点),使之成为城乡居民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街道、乡镇综合文体站要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支持职工体育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三十)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模。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经费,为组织培训、健身指导、表彰奖励、注册管理等工作提供保障。市、县(市)区、开发区均要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俱乐部。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日常管理服务和工作分派协调等方面的作用,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成为有办公地点、有工作人员、有工作经费、常年坚持开展工作的体育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要做好培训尤其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在岗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严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五、组织实施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