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展“活力青奥--南京体育健身组织亲民行动”。以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带动体育健身组织和体育指导队伍的实体化建设;以体育健身组织建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和体育指导队伍的服务效益。未来五年,以现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为依托,普遍配套组建体育健身组织和体育指导队伍,基本实现每一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既是一处公众体育活动场所又是体育健身组织活动阵地;既有专门人员管理,又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既有一批坚持锻炼的体育活动者,又有几个特色体育活动,从而大幅度提高体育健身组织的市民参与率、体育健身设施的公众利用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受众指导率,将市民体育健身组织化、科学化水平推向新阶段。
(六)开展“智慧青奥--南京体育健身信息便民行动”。到2013年,建成比较完善的南京市民体育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向公众提供南京体育健身电子地图和体育健身信息数据库,为公众提供科学体育健身知识和方法、体质评价标准和运动处方以及体育健身场地、体育健身组织、体育健身指导、体育健身活动等的实用信息,使南京体育健身信息化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五、推进要求
(一)切实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工作,营造全民健身迎青奥舆论氛围。认真做好未来5年的全民健身宣传工作规划,结合筹办青奥会,制定不同年份的宣传计划。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新兴媒体等传媒作用,通过专栏、讲座、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等形式,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宣传体育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观念。在做好社会性宣传工作的同时,做好学校、社区、行政村、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宣传工作,使全民健身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市形成崇尚和参与健身、迎接和参与青奥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广泛普及体育健身活动,着力增强市民体质。强健的体魄是市民工作学习生活的基础物质条件。增强市民体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宗旨。市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是增强市民体质的根本途径。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投入,把增强市民体质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抓实抓好基础建设和系统建设。要为市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在倡导支持市民开展经常性体育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的同时,继续扩大全民健身品牌活动效应,打造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南京特色品牌。
(三)突出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着力加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推动市民广泛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保障市民体质得到普遍增强的根本措施,是维护市民体育健身合法权益,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途径,是建设亚洲体育中心城市和世界体育名城、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资金、土地、机构和人员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体育部门要研究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标准。各部门要协同做好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等现有政策的落实工作,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