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服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十大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施“现代服务业突破提升发展计划”,以新城和城市综合体为载体,顺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要求,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楼宇(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空港经济、高铁经济、会展经济、健康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进一步做强做大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潜在优势,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民营经济产业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计划”,鼓励民营企业重点围绕十大产业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选择物联网、云计算、重大关键及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海洋)、新光源、太阳能、电子信息材料、光通信材料、新能源汽车、涉海工程装备、海水综合利用等重点方向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快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形成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国内一流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高技术产业基地。
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丝绸、汽车及零部件、轻工食品、精细化工、建材、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发展计划”,支持民营企业围绕技术装备升级、产品工艺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规模效益等实施技术改造,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品牌战略,淘汰落后产能,推行能源合同管理,拓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引导民营企业改造原有传统商业模式,加大在目标客户细分、业务流程、市场营销和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鼓励企业采用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强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企业转型工程
推动企业产权制度创新。要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深化股份制改革,实施股权重组,依据能力和贡献原则、效率和公平原则,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并建立多元化、开放式、流动性强的现代产权制度。调整和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社会化和分散化。将股权奖励给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让人力资本持股,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条件和上规模的企业通过上市引入社会公众投资。吸纳国有、集体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的资金入股,广泛运用市场机制和多种投融资模式,积极进入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业主体,推进全民创业。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企业内部封闭式权力结构,逐步过渡到充满竞争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资源管理(CRM)等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促进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优化。进一步深化杭州市“百镇联网”工程建设,帮助广大中小企业解决企业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结合各类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和特点,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编写企业信息化培训教材,协助企业构建综合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平台、集中统一的财务核算平台、资金管理平台、分销管理平台,帮助企业加速实现信息化,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成本的有效控制及管理体系的高效、规范运作,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联合推进机制,启动面向中小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的云服务公共平台。
支持企业发展网上虚拟经营。鼓励传统优势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发挥营销网络优势,积极开发B2B、B2C、B2B2C等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网上交易平台。鼓励商场、专业市场等传统商贸企业依托有形业态,开设网上品牌商城,举办网上展会和网上专业市场。进一步放宽网上市场、网上商城的准入门槛,对依托现有商贸业态在工商部门申请举办网上市场、网上商城的,可凭原登记证直接开展网上交易,也可单独申请办理市场名称登记;对申请举办网上市场、网上商城的,予以免收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支持市场举办者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设立服务型企业。对举办和参加网上商城、网上展会、网上专业市场的企业进行补贴,对网上虚拟经营业绩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杭产品生产企业注册网络品牌,搭建杭产品生产企业与网商(网店)合作交易的平台,拓宽杭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对本市企业参加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或认可的网货交易大会等各类展会的,给予补贴。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门户、专业化信息交换平台等为特色的网络增值服务业,拓展电子商务服务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