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灵活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力求专业门类齐全,办学质量和规模协调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需要。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标准和制度。同时,通过组织全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以技能大赛为平台促进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实训方式的改革。通过开展教改立项、教师优质课评比、论坛等形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制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制度和培养培训制度。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至少有两个月要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制度,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学生数和专业特点需要实行总额定编制度,教育、编制、人事等部门要加强协调,确实解决好中职学校教师的招聘、录用和入编问题。继续加大现有师资的培训工作力度,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学习,到重点职业院校进修学习,到国外考察学习;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力度,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结构工资标准,解决“双师型”教师的后顾之忧。职业学校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9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占专业教师的50%以上,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实习指导教师达60%以上,师资队伍素质大幅度提高。
七、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
各级人民政府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对在政府职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一、二年级符合免学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职业学校要按5%的比例,从全日制学生实际缴纳学费总额中提取资助经费,专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面向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八、规范行业规则,完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