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三)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主要围绕现代民政的基础民生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社会管理和民政事业支撑四个方面来提出指标(详见附件)。
  --体现基础民生保障。主要是在保障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指标。如:在养老服务方面,继续以养老实事项目为抓手推进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与护理人员比例等;在双退安置方面,强化市场安置与相关培训服务等。
  --体现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是围绕拓展公共服务内容、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方面提出指标,体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水平。如:提出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达到100%,80%的街道、镇建立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品牌机构数达5家,提高社区慈善超市和社区志愿者数量等。
  --体现基层社会管理。主要是围绕社区基层政权、社会组织培育、社工人才发展等方面提出指标,体现基层的自治能力、社会组织的发展活力和社工人才的专业实力。如:社会组织总量达到1800家,专业社工总数达到5000人,专业社工机构总数达到50家等。
  --体现民政事业支撑。主要是围绕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指标,增强民政系统内部能力建设。如:民政基层单位创建“文明单位”达标率80%等。
  四、 “十二五”浦东新区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举措
  (一)加强社会救助制度机制建设
  以不断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为目标,以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强化能力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救助标准精细化、救助措施个性化、救助手段专业化,形成制度衔接配套、运行规范公正、服务高效优质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推进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构建科技备灾体系,切实提高灾害应急能力和综合减灾能力。
  1、深化分类施保救助措施。科学制定和调整救助标准,建立分类、分层的梯级救助结构,提升救助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对城乡低保家庭经济状况的综合核贫机制,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帮困体系,完善社区综合帮扶机制,形成保基本、可叠加、多组合、个性化的“救助套餐”项目。探索“商业保险”、“创业帮扶”、“就业联动”等多层次的扶贫退贫项目。探索将非户籍常驻人口救助问题纳入综合帮扶项目。
  2、健全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体系。建立浦东新区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加快推进收入核对信息系统建设和专业队伍建设,完善民主评议、救助公示等相关制度,逐步推动收入核对工作拓展到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保障等其它各类民生领域。
  3、完善社会救助综合统筹机制。加强各项救助制度之间、救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逐步推动城乡社会救助标准和政策并轨,提升社会救助制度的整体效能。加强基层救助机构能力建设,健全区级、街镇、居(村)委会三级社会救助网络,强化社会救助协同机制、监督机制和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发挥救助平台的统筹效应。引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设立社会救助社工岗位。
  4、提升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立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为基础,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应急措施相配套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逐步形成制度完备、运行高效、服务优良、效益显著的救灾工作格局。构建科技备灾和核灾体系,探索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建立动态救灾物资储备机制,建立救灾物资应急流通网络。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创建若干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市级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提高城乡居民救灾减灾意识和防灾抗灾能力。建立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
  (二)发展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
  以适度普惠制为出发点,加强福利资源调配和福利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面向城乡居民、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格局。
  1、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编制实施“十二五”时期浦东新区养老设施规划,优化福利机构规模、布局和结构。建立养老土地储备机制,推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同步纳入公共设施统一规划。积极谋划周康航、三林、曹路、惠南等大型居住社区养老设施公建配套。深化“9073”养老服务格局,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2、加强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开展养老机构达标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实现全区养老机构达标。加强养老服务评估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养老机构、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等方面的评估标准。开展养老服务星级评定工作,以硬件达标为基础、以软件服务为核心,全面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
  3、创新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社区和居民区为基本单元和依托,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增加配置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将家庭养老模式由“独自照料”向“社区扶持、邻里互助、资源共享”转变,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多模式社区养老服务的格局,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扶持体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员队伍建设。
  4、加强儿童和残疾人福利。建立浦东新区儿童福利院,提高孤儿养育水平。制定残疾人养护机构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创建“示范型福利企业基地”,落实和完善残疾人集中就业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福利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福利企业从“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拓展。继续做好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工作,规范用工行为,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持浦东社会福利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以及残疾职工人均收入在全市名列前茅。
  (三)推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