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对各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细化,落实有力措施,做到防范在先、预警在先、处置在先,做好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等各项应对工作。一是要严格加强对险情隐患的排查。国土、安监、水利、交通、住建、教育、旅游等部门要对各自安全生产领域开展重点检查,特别是对危险山体、病险水库、采石场、尾矿库、矿山、中小学校舍、公路险要地段以及旅游景点景区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要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做到排除隐患不留死角、工作不留盲点。各级各部门尤其要吸取全州县咸水乡洛江村广坑槽“5·9”山体滑坡灾害的教训,把防止危险山体崩塌、水库垮坝、堤坝崩塌和工矿区、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作为险情隐患排查工作的重点。二是要及时预测预报预警雨情汛情。各级气象、水利、水文部门要加强灾害性雨情汛情的监测预报,准确分析和判断雨情汛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要及时向社会播发灾害性天气、汛情等预警信息。国土、水利、交通、住建、教育、旅游等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科学设定险情预警值数,一旦达到预警值,立即启动预案,果断处置,防患于未然。三是要高效妥善处置灾情。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处置的程序和方法,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灾情,各级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科学、有序组织开展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组织营救和救治受灾人员,及时疏散受威胁群众,控制及封锁危险区域,启用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妥善安置、救助受灾地区的人民群众,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的必要措施。
三、加强综合协调,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
市、县区两级应急办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要全面履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运转枢纽作用。在发生应急态势时,应急办要及时启动应急联动机制,指导、协调、督促应急委各专项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启动应急响应,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合作,互通信息,相互支援,形成应急工作的强大合力。气象、水利、水文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特别是要注重建立对强降雨及防汛重点区域的预警预报机制,及时为党委、政府提供可靠的决策参考,为各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各级各有关部门在预警信息发出时,要迅速组织人员进入防汛抗灾临战状态,有针对性地准备落实应急抢险设备及救援物资。各地要强化指挥,加强协调,研究部署防范应对措施,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消防、预备役部队的骨干作用,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形成防汛抗灾的强大力量。各级防汛指挥机构要科学调度水库水位、水量,合理安排库容,确保安全度汛。
四、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