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张家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家川县推进质量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3.医疗卫生业:深化医疗制度改革,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医疗卫生社会公益性质、救死扶伤职业道德、严谨负责执业精神的医疗体制,促进医疗卫生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的转变。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入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引进先进的医疗服务理念,建立高效有序的医疗服务质量体系、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可追溯的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提升救治、诊断、护理等医疗水平。到2015年,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4‰以下;儿童“五苗”接种率达到100%以上,健康防病知识普及率达90%以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和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结核病控制覆盖率达10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2‰以下。全县建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市居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比例达到90%。食品卫生和城市饮用水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达70%以上;餐饮从业人员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持证率达到95%以上。全县三级甲等医院全部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和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全部通过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牵头单位:县卫生局,配合单位:县食药监局等)

  4.旅游业:紧紧围绕把我县建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特色旅游区”的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响以关山云凤风景名胜区为主的草原生态旅游、以宣化岗拱北为主的名族风情旅游、以马家塬战国古墓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三大旅游”品牌,力争将我县旅游资源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走廊规划,主动加强与关中地区的联系,借船出海,扩大影响,提升张家川旅游的知名度。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加强旅游服务队伍建设,强化旅游执业行为的标准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提升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和导游服务质量,组织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发布旅游经济运行状况监测数据,开展消费培育和市场引导,依法开展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消费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及游客对旅游业的满意度。到2015年,产品规模、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游客满意度达85%以上,完成接待旅游人员15万人(次),创旅游收入5000万元以上,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牵头单位:县旅游局,配合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5.金融保险业:大力推行金融、保险行业服务标准化,以方便客户为原则设置工作程序,进一步优化服务产品结构,营造良好服务环境。到2015年,顾客满意度较“十一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责任单位:人行天水中心张家川县支行、张家川县保险行业协会)

  6.邮政通信业:加快制定提高邮政通信业服务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提高顾客满意率。建立、完善通信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体系,采用先进管理方法,提升质量承诺层次和诚信水平,提高通信质量,做到计量准确、服务至上、顾客满意。到2015年,邮政通信行业整体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通信计时收费等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有效监督,顾客满意度达到85%以上,用户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98%。(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邮政局、移动张家川县分公司、电信张家川县分公司、联通张家川县分公司)

  (八)不断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和诚信度
  1.加强企业质量基础建设。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国家质量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完整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管理,推行管理体系认证。广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节能降耗、质量管理小组等群众性的质量活动,全面增强企业质量基础。到201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和建筑工程企业全部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100%,计量器具特别是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计量标准器具受检率达到100%,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率达到95%。规模以上企业按照行业要求,全部分别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以及GMP(药品包括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企业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认证,鼓励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获得国外卫生注册。(牵头单位:县工信局;配合单位:县财政局、县科技局、县住建局、县食药监局、县质监局)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