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加强我市教体结合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周政办[2011]4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关于加强我市教体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周口市教育局、周口市体育局关于加强我市教体结合工作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河南省体育局、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学校优秀体育人才培养网络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豫体训〔2008〕3号)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市“教体结合”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教体结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课余训练、推动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整合教育、体育资源,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措施,体现了教育、体育事业最根本的培养目标。各级教育、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教体结合”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质量,开创我市“教体结合”工作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共享、特色共建、责任共担、义务共尽、成果共用”为原则,以“统一思想、规范操作、合作协商、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为目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三、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积极推行以“五进校园”(体育组织进校园,体育设施进校园,体育项目进校园,体育队伍进校园,体育竞赛进校园)、“三有”创建(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三走”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为内容的“五三三”计划。争取用3年时间,使我市中小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力争使我市90%以上中小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要求。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体育竞技运动水平。充分发挥传统项目学校、市业余体校、业余训练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人才培养功能,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和在县城学校设立体育特长班,让有体育特长的学生都能在县城学校读训。通过5年的努力,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创建1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3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0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在省内外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积极培养和造就优秀体育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