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升级转型为主线,深化企业服务活动。产业升级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现在的结构调整就是未来的生产力、未来的效益,围绕“上项目、调结构、促增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结构调整的永恒主线。一是进一步优化我市工业经济产业结构。完善落实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做大做强钢铁、机械制造、煤化工等传统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向高端、精品、深加工方向发展;推动钢铁、纺织、焦化、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优势工业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深化和巩固煤矿资源整合成果,实施扶优扶强工程,促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打造行业龙头企业和全国知名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快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内引外联、产业转移,支持服务企业大胆突破发展领域,奋力打造新能源谷,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不断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引导重点企业与省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深化我市的院地合作,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充分落实科技创新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支持企业加快先进设备、技术、工艺的推广使用,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力争在特色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切实服务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完善节能减排保障监督体系,落实节能节水专用设备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投入。积极服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确保我市工业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之路。
(三)以项目带动为关键,深化企业服务活动。项目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工业经济的支撑,是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区建设、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市要继续坚持项目带动主战略,深化企业服务活动。一是继续采取领导分包项目责任制。对全市重点项目和工业振兴项目分包责任到人,抓好服务协调,逐个解决具体问题,逐项推进具体工作,力争早投产早见效。二是要做好项目谋划和争取工作。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需要,有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要集中力量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项目,争取上级部门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提高项目接续能力,进一步增强投资增长后劲。三是继续坚持和完善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和大项目行政服务绿色通道制度,为项目环评、用地、规划、城建等审批、落地提供一条龙服务,切实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