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加快发展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实现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有机结合。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建立现代物流信息化体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六)努力建设先进网络文化
整合文广新、旅游等相关部门文化资源,推进以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和数字影院等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保护民间文化、打造文化精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建设具有安阳特色的文化资源数字化管理系统,促进文化兴市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创意、广告会展、动漫设计和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业态,促进信息与文化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强化信息内容管理,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七)稳步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
以我市科研基础条件平台为依托,打造科研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规划建设数字科技馆,实现科研资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教育和科研网为主要平台,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高速宽带网络,建设高质量教育信息资源库,形成多层次的资源开发、整合和共享机制,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整合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人力资源市场等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系统,为公众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服务。整合全市卫生信息资源,建立起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的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信息共享、系统可靠的卫生信息化应用和管理体系;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推动医疗、医药、医保机构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使其具备疫情预警预报、医疗救治、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功能。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信息资源共享。协调推进居民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加快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引导、催生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网络应用范围,实现智能化管理。
四、强化保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强化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协调作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市工信局作为全市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承担着统筹规划、调配资源、制定政策、综合协调、督查落实等职能。成立市级信息化工作专家组织,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咨询作用,为全市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并参与我市信息化建设项目评审和成果鉴定等工作,增强信息化决策的科学性,确保我市信息化建设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各县(市、区)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管理机构,逐步形成“一个领导小组决策协调,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格局。
2完善政策,建立标准。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加强超前研究,高起点编制全市信息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加强信息化法规制度建设,出台《安阳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共享和交换等领域的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在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我市的地方性标准规范和标准体系,为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