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蓝色硅谷发展规划》的通知

  筹建中国海洋人才市场。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设“中国海洋人才”网站平台,承办国际海洋人才交流活动,在国内外海洋人才集聚地设立人才和产学研工作站,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产业化搭建引才引智平台,加快国际化海洋高端人才引进集聚步伐。
  (六)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工程
  建设两大生态保护区。鳌山湾海洋生态保护区:综合整治入海河流,实施截污工程,建设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工程,杜绝污水直接入河、入海排放。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河口生态环境修复,有效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加强船舶管理,严禁向海中排放含油污水和倾倒固体废弃物。北宅水源地保护区:实施崂山水库上游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垃圾中转设施;实施水土保持和河道治理工程;加强对山体和森林植被的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统筹兼顾水源保护区内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与改善。
  建设三条生态廊道。海岸线生态廊道: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统一规划鳌山湾岸线使用标准和要求,将海岸线及沿岸一定纵深范围内分为严格保护层、限制开发层和适度开发层。依法严格控制围海造地,保持沿岸沙滩、礁石、山体自然景观,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滨海公路生态廊道:对滨海公路两侧实施高标准绿化,形成“花草相间、多树种结合、景观新颖、视觉效果优美”的生态景观长廊。对区内的交通路网进行绿化升级,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路网体系。高新区生态景观廊道:重点沿祥茂河、洪江河两岸和创智岛滨海岸线,建设滨水公园、城市绿地和防护林等生态景观,实现区内生态湿地、湖泊连接互通,建立河口生态保护系统,构建高新区绿色生态屏障。
  实施多项青山绿水工程。对区内二龙山、天柱山、四舍山等多个山体搞好封山育林,封山造林,保护自然山体;对晓望河、张村河、大任河、温泉河等河流,搞好沿河造林,综合整治河流,保持和提升自然景观水平;抓好区内道路及园区、城区隔离片(带)绿化,建设森林谷,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优美生态屏障。
  建设鳌山森林公园。规划公园中心区面积20平方公里,对中心区实施大面积植树造林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生态观光农业工程、旅游景观工程、休闲娱乐工程及道路等配套工程,形成蓝色硅谷核心区的绿肺和生态屏障。
  六、运行管理模式
  (一)投融资模式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设立市级蓝色硅谷建设专项资金,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银行、社会资本、外资共同投资的多元投资体制;发挥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吸引风险投资基金入驻蓝色硅谷,通过补贴、担保和合作投资等多种形式,鼓励风险投资基金、民间资本建立天使投资基金及各类种子基金,强化对初创期企业的资金扶持,提升风险容忍度;加大对中小企业上市的支持力度,扩大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整合行业资源,建立由保险公司、银行、信用中介机构组成的蓝色硅谷保险、金融服务联盟;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和创业金融服务平台。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在蓝色硅谷内成立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专营机构,实施单独考核和奖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信贷产品,如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创新科技资本市场,通过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等方式,扩大企业融资渠道。
  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体系。成立蓝色硅谷企业信用联合会,引入信用评级和管理中介公司;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将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成长性、创新性和诚实经营行为作为重点评价内容;推动建立融资性担保体系,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建立中小企业失信惩戒机制。
  (二)区域科技创新模式
  建立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牵头,邀请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专家参加,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最新科研成果,了解企业需求,加强沟通衔接。及时召开一事一议的联席会议,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进行务实、高效衔接,落实部门责任,确定专人负责,解决实际问题,加快项目实施。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