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进一步提升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巩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改革成果。继续贯彻实施好中纪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10〕4号)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211号)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我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水平与质量,巩固全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改革成果。
34.提升全省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水平。一是积极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调研,深入研究实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建立健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的各项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农村收支票据的使用、代管资金的安全等制度措施。三是探索建立健全电算化工作模式和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模式下的制度要求和管理规范,确保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四是进一步提高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会计电算化普及率,提高工作效率。五是做好农村会计人员培训工作,对农村报账员,在培训的基础上实行证书管理制度。六是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引进中介机构审计制度,提升工作服务质量。七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
35.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按《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的要求,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资金、账务“双委托、双管理”的模式,规范农村会计基础工作。实现“五个统一”,即统一资金账户、统一报账时间、统一报账程序、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档案管理,达到村级各项资金和日常经费的委托管理、村级自治和规范使用,促进农村村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36.加强农村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村报账员和代理服务机构人员的管理。村报账员经民主程序产生后应及时向代理服务机构备案,在经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具备相应的政策水平和报账业务技能后,方可上岗。代理服务机构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熟悉农村财务工作,机构负责人还应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专门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乡镇人民政府或代理服务机构应定期对村报账员、村民理财小组成员、代理会计、资金会计(出纳)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对新任用(命)的村报账员和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还应进行岗前培训。
(九)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交流,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7.加强会计理论研究。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拓展会计研究领域,组织理论攻关,进一步完善既适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又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对会计教育和会计实务具有引导作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十二五”期间,结合国家、我省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及云南“两强一堡”发展战略,重点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东盟国家会计趋同等会计问题研究,探索实施中的新问题和解决的新办法。
38.推进和组建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以政府为引导,高校为依托,以产业为载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联盟,发挥高校师资、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有关企业应用实践便利、消化吸收迅速、信息反馈准确等条件,找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平台,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理论知识交流和技术转移,促进会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良性互动。
39.加强会计学术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云南省会计学会及其会员单位在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主导作用,实行上下联运、横相互动、全省一盘棋的工作机制。实现各级各类会计学会之间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一是积极支持与协助中国会计学会进一步完善会员、高级会员、资深会员三级服务体系,为我省会计理论研究搭建国家级学术研究人才。二是进一步完善云南省会计学会会员单位、会员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搭建主管部门、学会、会员之间的网络化沟通和交流体系。通过大量会员的广泛参与,为会计理论走向实践搭建支撑平台。
40.加强会计学术交流。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模式,进一步推动我省会计理论繁荣和学术进步,提高云南会计理论研究在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促进我省会计理论和学术成果走向全国。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等学习考察等活动,强化我省的会计学术交流。
五、加强组织领导,切实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4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本《规划》是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云南的具体化,也是《云南财政“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求高的系统工程。各级财政部门和省级会计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认识,不断强化会计管理在财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推动《规划》的有效贯彻与实施,促进本地区、本部门会计管理工作不断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