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运城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二)西范灌区东扩工程
  西范泵站原设计提水流量5.4m3/s,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规划扩建后提水能力达到13.8m3/s,新发展灌溉面积23.33万亩,同时可改善西范灌区26.87万亩及汾南灌区11.6万亩灌溉面积,总设计灌溉面积61.8万亩,到“十二五”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0万亩。解决万荣县城东部、稷山县汾南灌区南部、新绛阳王、闻喜北垣耕地的干旱缺水问题,还可为万荣县城提供工业生产及生活用水。工程估算总投资7亿元。
  (三)北赵引黄东扩工程
  北赵引黄工程设计流量28.86m3/s(含供给西范的13.8m3/s),设计灌溉面积为51.05万亩。受益范围涉及万荣县和临猗县共11个乡镇,18万人。“十二五”规划北赵引黄中干渠向东延伸至闻喜县神柏乡,新发展灌溉面积22万亩,从而使北赵设计灌溉面积达到73.05万亩,“十二五”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万亩。工程估算总投资7.5亿元。
  (四)夹马口灌区东扩工程
  夹马口灌区原设计提水流量30.5m3/s,灌溉面积91万亩。规划将吴王水源站进行扩容改造,拟建夹马口一级干渠东伸工程,同时新建三管高灌站和大嶷山高灌站。使夹马口设计提水流量达到41.56m3/s,灌溉面积达到101万亩。工程估算总投资3.5亿元。
  (五)尊村引黄工程
  尊村引黄工程原设计提水流量46.5m3/s,设计灌溉面积166万亩,而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仅78万亩。本次规划重点是进行支斗渠配套,扩大有效灌面积至118万亩,同时为运城中心城区、闻喜县城等提供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工程估算总投资8.5亿元。
  (六)大禹渡灌区扩建工程
  大禹渡扬水工程现有提水能力10m3/s,灌溉面积33万亩。本次规划改造扩建后,提水能力可达25m3/s,设计灌溉面积50万亩,还可向芮城县城的工业生产及生活供水。工程估算总投资5.5亿元。
  三、河库成网
  (一)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
  涑水河发源于绛县城东17km的陈村峪,由西向南流经闻喜、夏县、盐湖、临猗,在永济市上源头以西汇入黄河,全长196.6km。本次工程建设以防御二十年一遇洪水、改善全线水生态环境为目的,加固堤防,拓宽行洪卡口,理顺堤防线路,疏浚河道,稳定主槽水路,同时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扩大防护林栽植面积,改善区域水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堤防87km,加固堤防43km,河道清淤清障111km,拆除违规建筑物12座,新建及改建桥梁45座等内容。通过治理,涑水河全线防洪标准达到二十年一遇,吕庄水库以下将实现清水常流,常年有1m3/s流量流入黄河。工程估算总投资5亿元。
  (二)姚暹渠综合整治工程
  姚暹渠自夏县王峪口起,沿中条山以西,拦截寺沟、柳沟、史家峪、刁崖沟、元沟、赤峪七条沟道来水,向西南经苦池蓄洪区,在永济伍姓湖汇入涑水河,全长86.58km。
  姚暹渠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治理王峪口水库至伍姓湖间的渠道。工程包括清淤清障69.9km,加固堤防66km,修建改造分洪闸28座,改造跨渠桥梁20座,修建渠堤抢险路50km等。治理后姚暹渠全线过流能力达到15m3/s,苦池蓄洪区以下将实现清水常流,常年有0.5m3/s流量流入伍姓湖。同时通过姚暹渠可以向安邑水库、八一水库、韩信沟水库注入清水,上述三座水库的水又可以抽排入姚暹渠,从而实现运城市东部新区的水系循环。工程估算总投资4.5亿元。
  (三)上马水库与樊村水库连通工程
  老官道河是上马水库退水入樊村水库的退水通道,全长16.2km。由于常年无水,现老官道河槽几乎全部损毁。“十二五”期间拟对老官道河槽进行修复改造,涑水河清水复流后,可从上马水库通过老官道河,过小张村、北任留、南任留、侯运高速、尊村引黄渠,从阳圈和豪头村中穿过,引水至樊村水库,实现上马、樊村、安邑、八一和韩信沟五座水库的连通,再通过位于禹都开发区的地下暗管向南将水引入姚暹渠,使涑水河与姚暹渠通过老官道河连通。工程估算总投资3000万元。
  (四)苦池蓄洪区引水工程
  小浪底水库引水工程实施后,可通过其南干渠引水入夏县青龙河,再向南自流入苦池蓄滞洪区。在苦池蓄滞洪区内规划5000亩水面,蓄水1000万m3。一方面可以通过姚暹渠下泄,实现姚暹渠清水复流,另一方面可补充当地地下水,改善区域水环境。工程估算总投资4000万元。
  (五)新建排水总干渠
  为了彻底改变运城市区排水不畅的被动局面,按照分区排放的原则,“十二五”期间拟新开排水总干渠,设计流量50m3/s。使市区雨洪水及沿线低洼地农田积水自流排入伍姓湖。打开运城盆地半闭流状态,彻底改善盆地排泄条件。排水总干渠起始于运城市姚家卓村,沿姚暹渠北侧西行,经东张耿村南、侯村、西王村南至永济市土桥村,再向南穿姚暹渠入老排水总干渠,最后汇入伍姓湖,全长47.7km。工程估算总投资3亿元。
  (六)干河改造
  干河是运城市北城区的主要泄洪通道之一,北城区南至姚暹渠,北至鸣条岗,东至自然分水岭共计64.5km2,干河全长6.3km。干河改造主要对河道进行疏通、加固、防渗,设计流量为30m3/s。同时对东留调节池、站北调节池和王家营蓄洪区进行全面改造,恢复蓄洪调节功能,并为市区增加湿地水面,还可以从老官道河的麻家卓拐点向西南开凿6km渠道与干河连通,实现上马水库、老官道河、干河、排水总干渠与伍姓湖的连通,进而实现与涑水河的连通。工程估算总投资4亿元。
  (七)常硝渠改造
  常硝渠东起人民公园南大门口,西至硝池滩,总长17.9km。目前是运城市区最重要的排洪渠道,承担着市区32km2雨洪污水的排水任务,设计泄洪流量29 m3/s。本次主要是对“运解路”涵洞出口至硝池16.5km的排水渠进行改造,工程估算总投资7800万元。
  (八)盐湖四滩防洪工程
  盐湖四滩即汤里滩、鸭子池、北门滩和硝池滩,“十二五”拟规划修复排水泵站9座,改造修复排水渠道24km,整修堤坝15km,修复泄洪闸4座,修建跨排水渠桥涵10座。工程实施后一方面可实现汤里滩、鸭子池与姚暹渠的连通,北门滩、硝池滩与常硝渠、姚暹渠、伍姓湖的连通,进而实现与涑水河的连通,另一方面可使暴雨过后积蓄在四大滩的洪水尽快排出。工程估算总投资3600万元。

第二节 其他项目

  一、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
  “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大型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即尊村、禹门口和大禹渡(夹马口已经完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造渠首工程,保证取水枢纽的安全高效运行;调整不合理的渠系布置,提高输配水效率;对渗漏和损毁严重渠道进行全面防渗衬砌,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对未完成的灌区骨干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使灌区逐步达到设计规模,发挥设计效益;按照田间节水灌溉的要求,对大型灌区内未达到田间节水要求的渠道进行全面改造,完善斗渠以下各级渠道的配套建设及田面工程整治;对问题较为严重的排退水渠进行修复改造,保证灌区排退水渠道顺畅,保证灌区正常的排涝、排渍功能;完善灌区信息化管理系统,到“十二五”末使各灌区初步建设成为灌溉高效、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灌区。工程估算总投资14.6亿元。
  二、大型泵站改造
  全市大型泵站共6处66座,安装水泵及电机396套,总装机功率17.18万kW。“十二五”期间计划更新改造61座,改造水泵284台,电机294台,装机功率13.13万kW;改造后总座数为65座,安装水泵及电机379套,总装机功率为17.64万KW。具体内容为:
  (一)尊村泵站:①对灌区的22座泵站的机泵改造,输变电线路及配电设施改造,进站道路、厂房、压力管道、管理房维修等工程;②各站计算机监控及信息化工程建设。
  (二)夹马口泵站:①夹马口零级站的机泵改造,输变电线路及配电设施改造,进站道路,厂房、管理房,护岸维修等工程;②夹马口一级泵站进水闸改造,进出水管道、变压器、机电设备及附属设施改造,防洪及退水设施改造,检修车间、管理房改造等:③小樊一级站厂区防洪,围墙及进厂道路等;④小樊二级站厂房、管坡及机电设备改造等;⑤龙行二级站厂房、管坡、进站道路及机电设备改造等式;⑥各站计算机监控及信息化工程建设。
  (三)大禹渡泵站:①大禹渡一、二级站的机泵改造,泵车更新,进、出水管路及管坡改造,输变电线路及配电设施更新,计算机监控系统及信息化工程建设,厂房、管理房修缮等工程;②灌区12座泵站的进水前池、出水池、主副厂房、压力管道、引水渠等建筑物改造,主机组及配电设施更新;③对北一干四级站、北二干三级站、西干二级站3座泵站厂房拆除重建。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