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运城市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推进重点领域发展
  运城气象事业在“十二五”发展时期,要全面加强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根据运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着力推进以下重点领域的发展。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防灾减灾关系千家万户安康福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发展全局。
  加强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重点做好农村、城市、矿区、森林、重要河流、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提高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设备、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不同时效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提供精细、准确、及时、高效的灾害预警信息;加强对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开展气象灾害区划以及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组织编制和实施全方位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科学预测预防水平。
  加快建设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和手段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做好气候变化的监测、分析、预估、评价;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认真组织气候变化监测、分析、预估、评价和信息发布工作;加大对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努力探讨不同能源结构与污染排放关系,为实施低碳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进一步做好对空中云水资源、风能、太阳能和农业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监测、预测和评估等工作,积极开展全市范围精细化的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按不同的经济形式开展气候资源区划,充分发挥气象在制定和实施主体功能区、特色功能区、生态试验区等规划中的科技支撑作用。
  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气候资源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组建太阳辐射、风能功率监测网,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预报预测和服务工作;加强分析研究,为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勘察、选址提供技术支持,为其建设、运行、调度提供适时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
  加强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等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积极为农业、林业、牧业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服务;开展气候资源未来演变趋势及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评估,为气候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四)加强气象为农服务
  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以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网,提高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开发完善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不断提高精细预警业务能力与水平。强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现代农业气象试验能力建设,开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专业性农业气象服务,基本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林业、畜牧业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系统的建设。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等公共气象信息发布和接收平台建设,完善农网、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多渠道、多媒体气象信息传播平台,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推动乡(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气象服务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等问题。
  (五)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