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的通知

  5.科技兴安逐步增强。全市从事安全生产的技术人员数量逐年增加。截止2010年底全市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人员1150名,为提高南通市的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3家获国家安全评价乙级资质机构,共吸纳了125人从事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等工作。其中,获得国家安全评价资格的人员90人,成为搞好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帮助企业整改隐患、达到安全条件的一支重要力量。市安委会专家组作用发挥逐渐深入。全市71名安全生产专家在安全科技规划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制定、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安全评审、安全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重点行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安全监控水平。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江海库区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设立了监控系统。路面交通科技监管水平逐步提升。全面建成了集数据、语言、视频、“立网”合一,高速稳定的四级公安交警计算机网络。海洋渔业安全科技监管体系逐步完善。沿海各县(市)、区逐步建立起一套无线通信、数据传输、全球定位、视频监控、电子签证等于一体的通信监控指挥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FT-808短波单边带电台、FT-801超短波对讲机、卫星电话、渔船身份识别系统等监管技术设备,有效地提升了我市海洋渔业抗风险能力。海事安全科技监管体系逐步形成。先后在沿江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沿江甚高频系统(VHF)、沿江自动识别系统(AIS)、地理信息系统(GIS)、沿江闭路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网络系统、沿江气象信息系统、沿海地理信息系统(GIS)、沿海甚高频系统(VHF),基本实现长江干线的海事安全监管全面覆盖化、立体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化工企业危险工艺自动控制改造全面完成。全市184家危化企业、553个高危装置全部按要求完成自动控制改造。
  6.安全生产监督监察和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增强。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检查计划,明确监管执法家次、重点、目标、内容和方法。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裁量标准适用暂行规定》,对358项行政权力进行梳理、编程、固化,探索出具有针对性、客观性、公正性的行政处罚标准,切实解决了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过大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行政处罚“零裁量”,有效消除了常见的人情罚、态度罚等现象。依法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十一五”期间,仅安监部门共立案查处了200起安全生产事故,下发责令整改书7285份,整改复查意见书6565份,强制措施决定书113份,责令停产停业整改228家,处罚生产经营单位516家次,处罚金额2900万余元,有效规范了安全生产经营行为。
  7.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成效成果显著。扎实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先后荣获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省“安康杯”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全省安全生产宣传先进集体。我市的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作,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关注。温家宝总理先后3次作出重要批示,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文在全国推广此项工作。2006年市政府在全市启动了百万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工程,4年来累计培训职工110.8万名,比计划时间提前1年完成了百万职工培训目标。在全省率先运用“网络点播+DDS互动视频直播+考试管理”三位一体远程安全培训平台,已开发50多门安全培训课程,为企业实行全员培训提供了较好的远程安全培训平台。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信息采集信息库,信息采集企业数达6893家,居全省首位。
  8.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效增强。应急救援队伍逐步专业化。全市以消防为主体的专业救援队伍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市共建立危化品应急救援队伍17支,其它应急救援队伍61支,8个化工集中区有6个已经建立了消防站,4个通过省安委会验收。应急救援装备初具规模化。近年来我市在消防等公共领域加大了应急救援投入,普遍进行装备升级改造。化工集中区消防站共有消防队员125名,各类消防车辆20辆。应急救援预案基本形成体系化。市政府发布了《南通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部门制定了各种相应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23个。9个县(市、区)制定了应急救援总体预案,相关部门制定了专项预案。各生产经营单位均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或应急防范措施,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率达到100%。应急救援演练已经形成制度化。每年全市各地均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各相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每年均有组织地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项演练。每年“安全生产月”,规定其中一周为应急演练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把应急演练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考核。重大危险源监督逐步长效化。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企业网上申报系统,及时更新数据信息,为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制定了《南通市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申报、登记、评估、检测、监控等工作要求和管理职责,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9.监管工作创新亮点纷呈。进一步拓宽安全分类评估范围。安全分类评估范围由工业企业扩大到了港口、医疗卫生、水运工程等行业。截止2010年底,全市累计16478家工业企业、26家港口企业、45家医院开展了安全生产评估。港口安全分类评估得到了国家交通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港口行业推广。在全国率先推行安全生产管理理事组模式,全市现有安全理事组98家,有效促进了2428家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全国率先在行业商会中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站”,积极发挥行业商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成立了纺织、船舶、建筑、钢丝绳等9家行业商会安监站。国家纺织业商会对这一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积极试行安全服务外包,由政府出资,以合同的形式,聘请安全中介机构、安全专家定期对重大工程、重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参与隐患评估和整改。在青岛举行的全国危化品安全监管和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工作座谈会及深圳举办的“构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国际研讨会上,南通危化品安全监管经验被国家安监总局在全国推广。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三化五覆盖”全省推广。《人民日报》、《中国安全生产报》等重要媒体多次报道南通安全生产监管做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