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展设施运营提质治理,提高服务质量
市政公用企业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供优质安全服务,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各级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和清出机制,制定企业运营监管标准和运营考核办法,实现企业运营考核、关键岗位持证上岗、信息监管系统等三个全覆盖,切实提高“三供”企业的保障能力、“两处理”企业的减排能力、供热计量改革和城市照明的节能效果,确保市政设施安全、稳定、高效运营。到年底,城市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园林绿化、道路桥梁、城市照明、风景名胜十个市政行业运营监管信息平台要实现正常运行。城市节约用水、绿色照明、供热计量收费工作要有新的突破,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征收率要大幅提高。
(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建立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十二五”末,基本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和“12319”城建热线相结合的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形成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机制。通过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中心城市和各县(市)每年都要创建1-2个 “山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项目。永济“十二五”末要力争创建宜居城市。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市推进特色城镇化工作领导组负责城市扩容提质大行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扩容提质大行动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把城市扩容提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管理内容,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建立“层级分明、运转高效”的领导体系,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城市扩容提质工作顺利推进。
2.严把规划关口。强化规划前瞻性、操作性和权威性,努力实现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控制。要切实落实规划编制资金,抓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各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要加大规划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惩处规划违法行为。
3.建立推进机制。各县(市、区)要根据省、市对扩容提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做到任务分解到部门、责任落实到人。市推进特色城镇化工作领导组将建立信息报送、工作督查、工作考核、严格奖惩的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
4.加强舆论宣传。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注重对城市扩容提质效果的报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和素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开辟专题或专栏,切实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人人关心城市发展,全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良好氛围,推动城市扩容提质行动顺利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