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环保投入占固定资产投入比重:年度环保投入资金金额/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四十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SO2排放量:SO2排放量/地区生产总值。
(四十八)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D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地区生产总值。
(四十九)上缴税金总额:指开发区内企业上缴国家税收部门以及地方税收部门的税金总额,包括关税和海关代征的其他税收。
(五十)上缴税金总额增长率:上缴税金总额年度同比增长率。
(五十一)开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指报告期内,开发区财政收入中不包括财政基金收入的部分。
(五十二)开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开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度同比增长率。
(五十三)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已办理社保的常住居民数占开发区内常住居民总数的比重。
(五十四)期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五十五)期末从业人员数:期末开发区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总数。
(五十六)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指开发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的年平均数。
(五十七)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指报告期内,开发区是否遵守国家规定合法拆迁并做好安置工作;是否存在严重生产安全事故并致人死亡的;是否存在重大违法违纪事件并致使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受损的。
七、计算方法
(一)量化评价。
采用千分制计分方法,所有的评价结果均量化为数字分值。
(二)数据处理和计分方法。
1.数据的无量纲化。
对第三层的每项指标数据进行排队,确定最大值λmax和最小值λmin,若为正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则用Aij=( λij-λmin)/ (λmax-λmin)×1000计算得分;若为负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则用Aij=(λmax-λij)/(λmax-λmin) ×1000计算得分。Aij的值分别在0~1000分之间。
2.第二层分值计算。
第二层每项指标分值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如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经济规模”指标得分A1的计算为:
A1=0.1×A11+0.1×A12+0.2×A13+0.1×A14+0.2×A15+0.1×A16+0.1×A17+0.1×A18
式中:A11为“地区生产总值”的得分;
A12为“工业增加值”的得分;
A13为“服务业增加值”的得分;
A14为“企业利润总额”的得分;
A15为“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率”的得分;
A16为“进出口总额”的得分;
A17为“实际到账注册外资”的得分;
A18为“新增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的得分。
3.第一层分值计算。
第一层得分为第二层各指标得分加权之和。
(三)整体评价分值计算。
整体评价得分为第一层各指标得分加权之和。
八、评价实施
开发区根据年终实际完成情况上报各项指标数据(须经开发区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市商务局牵头组成评价工作小组,在会同有关部门对上报数据进行核实的基础上,对各开发区的完成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得分和排名,并将考评结果进行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