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1.航空航天产业
  以空客A320项目逐步达产为契机,配合国家大飞机制造、登月工程等重大专项实施,加强与中国民航总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的全面合作,发挥大项目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支持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航空维修、空管设备、机载设备等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建设民航科技、新型运载火箭、飞行器控制及光电系统产业化基地,促进航空和航天产业集群化配套化规模化发展。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建设高性能计算机、软件与集成电路、信息安全、三网融合、物联网等产业化基地,加快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高端汽车电子、新型光电子与激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3.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
  依托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等,加快重大疾病新药创制、生物医学工程、干细胞、医用诊断设备、家用电子医疗器械、功能成分高效分离提取、天然成分生物修饰、现代生物发酵、工业生物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发,建设中药现代化、创新药物、医疗器械与材料、功能性食品及保健品、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绿色化与高新技术应用,促进生物医药研发团队和企业聚集。
  4.新能源产业
  根据能源多元化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国家产业化基地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按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地制宜、多样化利用的发展思路,加强风电、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利用、地热能利用、储能系统等关键技术及相关装备技术研发转化,重点建设风电、太阳能、新型电池、生物质能等产业化基地。
  5.新材料产业
  以满足产业升级的战略性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加快高档金属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纳米材料等基础材料开发,建设纳米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高端金属制品、光电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基地,抢占新材料应用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
  6.节能环保产业
  推动水污染治理及水资源利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资源环保领域的技术与设备产业化,加快建设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智能电网、废物资源化利用等产业化基地建设。建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示范基地,带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产业链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发展数字化工业母机和专用高端装备,建设高速轨道交通、高端重型装备制造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飞机、汽车数字化装配技术与装备、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高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能源装备、轨道交通成套技术及设备、大型造修船舶成套技术与设备、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工程机械成套技术与设备产业化。
  8.海洋科技产业
  发挥我市海洋工程技术的领先优势,重点发展海岸工程、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环境监测探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油气开采与环保、海洋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培育海水利用、海洋监测、海洋油气环保等新兴产业,依托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渤海监测基地,建设海洋工程及装备、海水综合利用与海水淡化、海洋监测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基地,促进海洋传统产业升级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
  10.科技服务业
  聚集国家级大院大所、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国内外知名咨询机构等研发与服务资源;建设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级滨海新区文化产业示范区、天津创意街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搭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动漫产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工程设计与咨询、研发服务与外包、文化创意与动漫等科技服务业基地。
  (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津党发〔2010〕9号)要求,遵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的发展规律,大力实施《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2011-201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政策,建立长效推动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形成滨海新区和各区县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培育一大批“顶天立地”的科技小巨人,在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到201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万家。
  1.扩大初创期企业群体规模
  积极营造创业氛围,激励各类人才创业,完善创业环境。通过改造现有中小企业,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领办企业,激励高校师生创办企业,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津创办企业,支持与国内科研院所、大学、国有企业开展合作创办企业等途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发展,未来五年孵化企业1.75万家。
  2.促进成长期企业加速成长
  通过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园区载体功能、完善技术服务平台等措施,推动一大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到2015年,累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6000家,其中50%进入发展壮大期。
  3.推动壮大期企业做大做强
  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扩大社会融资、完善和落实各类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使进入壮大期的企业依靠核心技术获得竞争优势,依靠知名品牌占领市场,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细分行业的科技龙头企业。到2015年,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1500家。
  (五)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以开放、互动、提升能力为基本要求,紧密配合科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重点领域,着力建设一批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大平台,形成网络化、互动、高效的创新体系。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