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做大做强体育装备制造业。按照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完善配套、形成集聚的原则,力争在体育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内涵和规模上取得突破。通过创评体育装备制造业示范企业等方式,引导加强体育用品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产品质量监管和认证工作,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体育装备制造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努力打造张家港的篮球、田径器材,昆山的高科技体育装备、运动服装、运动鞋、自行车,太仓的毽球、跳绳,吴江的乒乓、举重器材,工业园区和高新区的运动服装等富有特色的先进体育制造业产业集群。重点扶持我市的运动服装、健身器材生产企业以及张家港金陵、昆山多威、高新区澳克多等品牌建设,鼓励太仓奥健等研发品牌创建和生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努力推动1~2家体育企业上市运作。支持体育生产经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体育用品出口规模。鼓励并支持阿迪达斯、耐克等国际体育品牌在我市设立区域总部、研发物流中心等。
6. 稳步发展体育彩票销售业。积极探索新的体育彩票发行和运营模式,丰富挖掘体育彩票的体育文化内涵,扩大竞彩的份额和影响力,着力推进体育彩票品牌建设、系统建设和管理销售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
彩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有关体育彩票管理制度,建立健康有序的体育彩票市场环境。进一步拓展体育彩票销售市场,完善销售网点分布,创新销售方法和技术,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市体育彩票销售总额达到120亿元以上,在全国大中城市中的销售排名和全市彩票销售中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同时,要规范彩票公益金支出和使用管理,充分发挥彩票公益金在支持体育活动和场馆改造升级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宣传体育彩票的公益性,坚决打击私彩等非法行为。
(二)积极培育新兴体育产业。
1. 努力打造体育旅游业。充分利用苏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众多、山水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等有利因素,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游、体育赛事游、运动体验游、体育文化游等项目。市级要重点做好沿太湖体育休闲带的项目开发,各市、区要结合实际,打造一批体育特色体验式旅游项目,形成一批具有乡村野营、自驾旅游、自行车休闲游、水上运动游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景点。
2. 着力推进体育中介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开办体育中介机构,积极培育体育中介服务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体育中介经营管理人才,提高体育中介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努力加大各类体育组织、体育赛事、体育活动、体育场馆和运动队、运动员无形资产的开发、推广力度,提高体育资源整体开发水平和效益。加强体育中介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优秀体育经纪人、体育中介服务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