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教育厅、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认真学习中办发[2011]31号文件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

  3、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基本建成山东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

  二、着力构建山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体系

  4、围绕山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着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教材体系、创新平台体系、团队攻关研究与个人自由探索并重的科研项目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研究条件支撑体系、人才队伍体系、现代科研管理体系、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切实提升山东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5、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重点扶持基础学科,切实加强应用学科,积极发展交叉学科,着力培育新兴学科,努力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学科,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学科覆盖范围,通过教学实践,吸收广大师生的有益建议,不断完善工程重点教材的内容。发挥工程重点教材示范作用,适应不同类型高校需要和不同教学对象需要,编写推介一批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优秀教材,逐步形成以工程重点教材为核心,各种自编教材为支撑,全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6、培育文史哲传统学科发展新优势。文史哲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担负着提升民族精神、营造健康精神家园的重任,要充分利用我省文史哲学科建设的优势,以儒学为突破口,挖掘齐鲁文化中的刚健自强的奋斗精神,不断更新的开拓精神和包容汇通的宽容精神等丰厚资源。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开辟我省文史哲研究的新空间,扩大齐鲁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

  7、围绕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其关键是要在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重点支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推出对理论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