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机局关于印发2012年山东省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二是强化科技人才培训。重点培养县以下推广人员的示范推广、技术服务能力和县以上推广人员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三是强化农机实用人才培训。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培养一批以农机手为主体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操作机械的新型职业农民。

  四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是农机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工作规范和技师考评办法,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范化水平,优化农机技能人才队伍结构。

  四、保障措施

  (一)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修订《山东省县级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学校规范化建设标准,完善培训体系,加强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研发培训模拟器材、器具和软件,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培训服务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为教师深造学习、更新知识创造条件。今年省局将安排拖拉机专授教师培训班,举办教学观摩竞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加强教材课件开发建设,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发农机化培训基础课件,逐步建立农机化教育培训教材资料数据库,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

  (二)依托项目,专项培训。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好国家面向农民的培训政策和农业机械化重点推广项目,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培训。要积极发挥农业机械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强产学研推用结合,依托行业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集聚和培养造就一批国内领先、能进入世界农业机械化科技前沿的高层次科技人才。要实施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项目,加强重点农时季节和农机化新技术专项培训,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普及应用;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三)以学员为本,创新教学模式。在培训形式上,做到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提高培训的综合效果;在培训手段上,大力推广多媒体视频,远程网络教育等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在培训方法上,要与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安全生产、企业需求相结合。各级要将现有的农机化教育培训进行细化分解,针对不同农机从业人员设立不同的培训班,分别进行管理政策、农机驾驶、安全操作、维护保养、中介服务、作业服务、生产加工等专业技能培训。也可按照作物种类,如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薯类等,开设培训班,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其成为相关领域、作物生产的科技带头人和示范带动户。要探索与企业联合开展农机化实用人才培训的新路子。采取企业与农机化学校联办、企业承办的方式,加大政企联动、事企联动或者企校共建的力度, 充分利用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现场设备及场所开展培训服务,弥补农机化学校培训力量不足的问题。各地要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鼓励相关企业、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参与培训活动,督促生产、销售企业履行培训服务的法律责任。要利用农机专业优势,定期带教师、带资料、带技术、带信息进村入户,进行巡回宣讲,形成流动的培训课堂,就地就近开展培训,方便农民群众学习。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