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秉承学校优秀文化传统,体现时代精神,创新工作载体、工作方法、工作途径,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需要。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5.全面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务实向上、积极进取、敬业乐群、遵纪守法、崇尚实践的校风。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认真践行“青岛教师誓言”,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建设热爱职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业务的教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严格班级和教学秩序管理,建设知荣明耻、乐观向上、热爱专业、勤奋好学、苦练技能的学风。完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提炼体现学校特色和学校精神的校训,精心设计校徽、校旗,创作校歌。
  6.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深入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学和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加强职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文明风采”竞赛、“我的心理故事”征文、“创业计划书”设计比赛等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积极组织技能节、社团文化节等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将“青岛职教义工”志愿服务活动作为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深入实施“文明修身”工程,将“文明修身”工程系列活动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文化。
  7.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校园的整体环境要做到功能齐全、安全有序、节能环保、室外绿化、室内美化、环境净化。人文环境建设要积极吸纳优秀的地域文化和职业文化,结合学校特点,突出专业培养目标,集中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充分发挥校园网、板报、橱窗、图书馆、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的宣传作用和校训、校徽、校歌、校报及校史等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精心布置各种场所,张贴富有职业特色的标语、名言以及劳动模范、创业典型、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的图片,建造具有专业特色的雕塑、碑铭等,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有利于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就业创业信心。
  8.积极推动优秀行业、企业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行业、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行业、企业的跨越。加强学校教室环境建设,使之成为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环境建设,通过展示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纪律、规范、流程,展示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优秀成果,展示行业劳动模范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的事迹,激励学生立志成才。邀请行业、企业的领导、专家、企业文化工作者、优秀毕业生到学校授课或开设讲座,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将行业、企业文化引入课堂。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9.充分发挥校园网络的育人作用。根据网络特点,按照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加强网络正面宣传,建设融思想性、职业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为师生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重点加强对校园网电子公告栏、留言板、贴吧、聊天室等交互栏目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杜绝各种违法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教育师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及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网上的沟通与交流。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